“各位将军,刚才秭归来报,吴军水师已经退去。
吴班损失过半,向宠部曲倒完整,尚可一起坚守秭归。
不过,黄权仍没有消息。”
刘备把手中密信递给诸将。
“陛下,不知秭归可有派兵去接应黄权将军?”
姜阳急切上前发问。
在他的记忆中,黄权被切断了归途,不愿降吴,最后不得不向曹魏投降。
现在他已击败了陆逊,如果还让黄权降魏,就太不划算了。
不说黄权本身很有将才,他那里还有一万多将士呢。
对缺兵少将的蜀军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刘备转头示意,等在一旁的信使连忙上前一步:“回禀陛下、将军,秭归兵力不多,尚未派兵。”
“陛下,请命吴班将军马上派信使联系黄权将军,告知我军战况,让黄权将军打通回秭归的道路。”
只要让黄权知道战况,以他之能,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顿了一下,姜阳继续道:“依末将之见,黄权将军守在江北已没有意义,可派大将一员,收复涿乡,掩护黄权将军渡江,也能护住我军后路。”
“嗯,朕正有此意,何将愿往?”
“陛下,廖化愿往。请拨末将五千兵马,定拿下朱然人头,迎回黄权将军。”
刘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了姜阳:“军师意下如何?”
姜阳沉吟一番:以廖化之前的表现来看,确实称不上名将
。但他能选的将领也不多,傅肜是大都,陈式要守夷水,他俩肯定不能动。
赵融负责接应陈式,辅匡负责城防,倒是可以调动的,不过他俩的领兵能力还不如廖化。
“若别都领军,将如何破敌?”
“凭盾车和投石机之利,稳扎稳打,逐步破敌。”
原来,在刘备的急切要求下,姜阳与龚叔荣一起,多次尝试,不断寻找楠竹的极限。
最后确定,五根楠竹一束为竿稍,竿稍长四丈(9米6),抛石带长一丈五,基座高八尺,配重五百斤。
平地可抛五十步,与最初相比大幅度提升。
不装配重石的时候,整个投石机只有三百五十斤重,非常轻便,四人就能抬动。
由于材料充足,且军士自行就能筏竹取木,蜀军一天内就造了一千多架,各部基本都做到了用一备一。
();() 姜阳还命各部操练盾车和投石机配合的战法,十分犀利。
姜阳还真怕廖化玩什么奇谋,现在蜀军是一点都输不起,见他愿意稳扎稳打,便点头同意。
廖化从刘备手里接了令旗,出门领兵而去。
拿下夷道城后,刘备信心大增,又拿回了军队的指挥权。
姜阳专心干军师的活,更是舒心不已。
“潘璋可有异动?”
“禀陛下,潘璋营门紧闭,并无丝毫异动。”
他们打下夷道城已有四日,潘璋在夷水北就这么看着,不进攻,也不撤,不知道想干嘛。
“诸位将军怎么看?”
“一定是被陛下的军威镇住,不敢异动。”
陈式这个马屁拍得,确实有些粗糙,姜阳都不好意思接话。
“陛下,末将倒有另一个看法:也许正如军师所料,吴将本就对陆逊不满,如今他遭遇大败,已指挥不动手下将领。”
赵融那天是亲耳听到姜阳说这话的。
“末将也认为如此,我军虽三战三捷,毕竟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吴军则余三万五千以上,是我军的两倍有余。
陆逊急需挽回士气,又有水师之利,本应迅速围城,如今却偃旗息鼓,想来,也只有这一种可能。”
傅肜也上前一步,表示认可。
“哈哈哈!”
刘备开怀大笑。
“仲贤不愧是丞相的弟子,料事如神、决胜千里,实乃小诸葛也!
朕得仲贤,亦如鱼得水!”
刘备作为皇帝,说出来的话可谓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