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骏正在御书房里看着岳凝的奏章:
臣岳凝叩首,今臣领兵与贼战于姑苏城外林家坞,屡战不克,非臣懈怠,亦非士卒不肯用命。盖因贼将骁勇,臣不敌也,故臣献上“招降”与“驱虎吞狼”二策,事关重大,臣不敢善专,故报之于陛下也,望陛下纳之。
随后岳凝又在奏章里详细强调了,林硕的武艺和之前几次大战的具体经过。以及结合林硕过往详细分析了,以战促和进而实施,“招降之策”和“驱虎吞狼之策”的可行之处。
刘骏看完之后,把奏章往龙案上一放,对着在场的诸位大臣开口道。
“怎么样?战报都看过了吧!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大家一起议议。”
刘骏说完,徐阶害怕刘骏真的对林硕动了招揽之心,宗师武艺外加麾下部曲,将来要对付起来这可是个不小的麻烦。
因此连忙站出来反对道:“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可,有道是斩草除根、除恶勿尽。”
紧跟着内阁大学士王学礼也站出来补充道。
“区区林贼嫣能有如此手段,要是这林贼真像岳凝说的那般厉害,估计早就打到金陵来了,哪还能轮得到我们站在这里?
要我看,就是某些人不想真心打罢了,毕竟这岳凝可是某些人一手提拔上来的,这林贼也是某些人一手养起来的。
诸位大人,你们说说这自己人打自己人能下死手吗?”
说着王学礼就反问起了诸位大臣,并把战火引到丞相文种的身上。
一听这话文种那是气的是满脸通红,可偏偏这事他还真没办法反驳,毕竟就像王学礼说的那样,这个林硕确实可以说是在他的有意放纵之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可是这不也是当时的政治需要吗?
怎么到现在出了事,就都怪到他一个人的头上来了。
提到这事,刘骏此时心中其实对于文种也是有些不满的,毕竟当初他的原意,只是想让文种弄个假象,骗骗周皇放他离开就行了,可谁成想文种竟然真的在家里给他养了好几股巨匪出来。
不仅把自己曾经的亲军打的够呛,甚至这个林硕到现在自己人都回来了,他竟然还在负隅顽抗,并且已经隐隐有了尾大不掉之势,而这也正是刘骏着急派兵剿灭的根本原因。
虽然刘骏有些气不过,但想到这三年自己不在,文种帮着自己兢兢业业的打理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刘骏还是出言替文种解围道。
“好了,今天讨论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此事若是非要论及源头,朕也有些责任。”
见刘骏把责任揽过去了,王学礼此时也只能无奈作罢。
这时兵部尚书于文忠出言分析道。
“臣倒是认为此事可行,据臣所知,那林硕是姑苏当地豪族出身,为人颇为侠义,并且也很是有家国情怀,也正是因此才能得以在姑苏聚兵。
若是对之晓以家国大义,使其率部归降,于国而言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哪怕就算此计不成,也可依岳将军所言,把他打疼,让他知道他在江东没有生存空间,然后给他留一条生路,放开一个口子,把他赶到周国、或者魏国的地盘上,让他们去头疼。
如此“驱虎吞狼”之计也是可行的。“
于文忠说完众人也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就是礼部尚书周儒还是有几分担忧道。
“可臣还是有些担心这林硕匪性难改,毕竟古语有云:一日为贼、终身是寇。”
听完众人的意见,刘骏又看向了从来到御书房,就一直没发过言的李怀光和李铁牛二人问道。
“你们俩呢?朕想听听你们这些将领的意见。”
听到刘骏问自己,李铁牛立马大大咧咧道:“大帅,要依俺看,咱们谁也不如正在前线打仗的岳将军了解实际情况。”
紧跟着李怀光也出言提醒道:“陛下,宗师不好杀,善战的宗师更不好杀。”
其实不用二人提醒,刘骏也明白在战场上要拼死一个宗师,需要己方付出多大代价,反而得到一个宗师和他麾下的部曲,亦是对于提升军力、国力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况且就像李铁牛说的那个道理一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想到此处刘骏心中自是已有决断。
随即在圣旨上写道:“督军在外,卿可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