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青回到家里,头一件事情就是将阿冕和阿云叫到跟前,又将自己从外面带回来的瓜果递给他们看。
“瞧,这都是我种的,现在知道娘在外面都干什么了吧”
阿冕一手放在身后,一手巴到篮子上来,满眼惊讶,然后开口就是甜甜地一句夸奖“娘真厉害啊。”
阿云也在旁边点头学着阿冕说“母亲厉害。”
林若青咳了一声,心虚中有点满足,她将阿冕给拉到自己旁边,正要说话,却听见阿冕哎呦了一声。
林若青一愣“怎么了”
翠竹站出来告诉她“小姐,小少爷他今天去练武场了,摔了一跤。”
阿冕将手掌摊开给林若青看,上头擦破了一些,瞧着伤口是见了血的。
“小叔叔带我练武,以后我每天去。”阿冕却不觉得要哭要闹,反而挺着胸脯满脸豪气,一副小男子汉的样子。
他父亲是常常告诉他的,等阿冕长大以后他就是这府里头当家的男子汉了,是要帮着母亲撑起一片天的,怎么好孱弱
阿冕深以为然,因此志向远大又充满勇气。
林若青被他这样子给可爱到了,拉着他过来就在脸上亲了好几口,随后又拉着阿云亲了一口。小姑娘也是白白嫩嫩的样子,不过性格十分沉静乖巧,林若青也是很喜欢的。
哄完了两个孩子,林若青也没有忘了回来之前自己在想的事儿,立刻就让人传了消息到粉黛的作坊和织布厂那边,重点还在织布厂里。
如果有谁能够提出改进现有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子,立刻便奖一两到一百两的奖金,奖金多少视改进效果来定。
群策群力比一个人想破脑袋要好,历史上可有不少的现都是从普通人生活中来的。
织布厂里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进了其他并不在织布厂里上工的普通百姓耳朵里。便也有人去织布厂问了,要是不在织布厂里的提出改进意见,是不是也有赏钱拿
织布厂那边的管事对这些个也已经很有经验,当下点头对着来人道“只要是有改进的法子,且独一份送过来的,那么都能有赏钱。”
这话一出,动心思的就不仅仅是织布厂里的人了。织布这活可不是什么独门手艺,只是没有像织布厂做的这么大的罢了,对这个有研究有些自己独特技巧的人也不少的。
整个五月下旬,织布厂那边就没怎么闲过。看大门的小厮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前后赶过来提改进意见的足足上百人,平均每天就有十个左右。
而这些人里头倒也真有不少人提出的意见不错,最后被采纳进去,不过他们带过来的都是些小技巧,最多一个也就给了五两银子,大部分也就是一两银子罢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两银子可也是不少钱了,要晓得以前可没人知道这还能换钱呢。
陈彦那边听说了织布厂这边的热闹,也受到了一些启,当下也传了差不多的消息下去。他手下的工种与行当就更加多了些,这一传下去就真是三百六十行了。
霎时间杭城百姓都陷入了钻研里头,无论是干什么的,无论是男女老少,每天除了上工吃饭就是琢磨着怎么能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见,给家里换点钱回来。
民间的氛围是一回事,官方的氛围又是另外一方面了。
从杭城知府那边来看,他正在头痛开放女子做工以后呈现上升的一些犯罪事件。目前还只是不少小摩擦,可谁保得齐后面会不会出什么事
也就是杭城现任知府是个胆子极大的,如果换个做事放不开的,什么小事都要去京城请示皇帝,那一件事恐怕也能拖延上个载了。
而杭城知府觉得,既然现在杭城是特别的,而上面又下放了权力,那么他自然要懂得运用。因此在六月里头就自己另外宣布下去杭城的许多律法加严,以前针对女子的几条从律法上的束缚也解除了些。这么一来,一些城里村里的混子二流子的都收敛了不少,毕竟现在官府那边可是有风声啊,连在路上见着大闺女大娘的,嘴巴上沾点便宜,如果被人告官,那是不蹲几天也要吃一顿板子的。
一开始几天还有不信这个的,结果没成想这还真是一告一个准。连占点嘴巴便宜都这样了,再往下那就更难说了不是,杭城治安一下好了不老少。
而杭城知府那边闲了没几天,又觉得这样似乎还有些不够。
以前杭城虽然是有钱吧,可也没有这两年一般闲钱多。这两年是明显从商人和普通百姓那儿都收得多了些,官府手上就宽裕了。
而手上一有钱,人的心思也就活了。杭城知府想到杭城里的新气象,又觉得现在难得手上有皇帝给的权,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杭城里头书院不少,全国知名的更有。可是这些书院大多学费昂贵,且对入学条件也卡得十分严格,有钱都不一定能上的。
林若青家里之所以在杭城有名号,也是因为她父亲林远在杭城的明远书院授课,而这明远书院又是她祖父创建的。即便是她父亲林远经营得不怎样,可无法否认里头人才辈出,不乏能人的事实。
林家先不说富不富,书香美名却是杭城无二的,这也是一开始林家和陈家结亲会惊了那么些人的缘故。
不过那都是旁的事儿了,现任的杭城知府是地地道道的杭城本地人,且是乡下出身,最晓得普通农户的生活如何。即便杭城已经是宋国上下最出读书人的地方之一,可要说普通百姓识字的却并不那么多。
识字才能成材啊,就算不成材,那也是识字才能走得开不是。
针对这一点,知府想到庵堂和织布厂里给工人和小孩授课的事儿,就觉得林若青不愧是林家的女儿,晓得读书好啊。
既然读书好,他现在有权又有钱,那怎么不能建一个书院呢不成,建一个还不够,杭城这么大的地方呢,一个哪里够,最好是每个镇上都有,村落之间也能有。建成以后,也不用请什么名师,乡里乡间总是有个别老秀才的,奔着教一教孩子识字就行了,以后省得两眼一抹黑不是。
知府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当下觉得想做就要去做,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天整个杭城就多了无数书院一般。
建立书院其实并不费钱,且除了真是穷到什么都拿不出来的地方,大多数村落之间大可以凑钱一起盖两间房子。唯一就是教书先生以及教书先生的工钱,这个要官府出面帮忙协调。反正也不是什么名师,工钱就简单了,每年两三百斤粮食,外加每月一些补贴,奔着教书去的老秀才就一抓一大把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