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那边的老宅是他耍手段弄过来准备给大儿子住的,老二在县里读书花费大,现在,家里的银钱没剩下多少了。
他以为那几个丫头没吃没喝早一天晚一天都会死掉,要不是村长多管闲事,说不定早就冻死了,从根本上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多,他的这几个侄女没死不说,竟然还有能耐盖新房了,这不是打他的脸看他的笑话吗?
是丫头早晚要嫁人,新盖的宅院给谁住?
想到这里,柳万全心里一动,连忙指使自家婆娘刘氏去探听虚实。
……
天刚亮,小茅屋已经热闹起来了。
为了给小工做饭,昨天柳絮专门去镇上买了两口大铁锅,又请人在厨房的前边搭了一个做饭用的棚子,垒了两个大锅灶。
何氏母女和孙氏母女忙着摘菜、洗菜,柳叶了一大盆面准备蒸馒头。
万客来酒楼的王东家派小伙计送来二十两银子做贺礼,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送砖的几辆牛车,赶车的说,以后天天送,直到盖好为止。
柳絮重新画了一个简易图,让泥瓦匠照着图纸盖。
柳万顺和李大毛一个当监工一个负责对外,两人来回巡视,不合适的就指出来,仔细得很。
当一车车砖瓦送过来的时候,许多人跟着看热闹。
吉时到,村长大喝一声,“开工!”
李大毛立即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
主房和厢房同时动工,场面很宏大。
……
得到确切消息的柳万全想让大儿子去做工,到村长家一问,晚了,人早就招够了,把他气得不得了,一跺脚就往柳絮家跑,装模作样地喊道:“老天开眼了,让我家大侄女盖起了大瓦房!”
可惜,大家都在忙,没人搭理他。
小工们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对于他们来说这份工最划算,离家近,还管顿饭,比去镇上做工强多了,整个工期下来每人能挣两百文左右,肯定能过个肥年。
柳万全恨得咬牙切齿,心里骂着,脸上笑着往工地上凑,不料被柳絮拦了下来。“三叔,人已经够了,就不用您受累了,您还是回去干自家地里的庄稼活吧。”
“瞧你这丫头说的,左右三叔没啥事,我来帮你们看个场子。”
柳絮冷冷地说道:“不必了,看场子有大伯父和大毛哥呢,就不麻烦三叔您了,听说你家的地还没种上呢,再晚就不好了,我们也帮不了你们,您还是回去种地去吧。”
柳万全一看凑不上去,只好恨恨地走了。
柳絮回到后院,只见刘氏和柳山花正堵在锅台旁边,柳叶在揉面,大伯母和李婶嫌她俩碍事又不好出口赶人,柳枝坐在灶火前烧火,仿佛没有看见她俩似的,一声不吭。
“哟,三婶来了?好长时间没见过三婶了,让我想想,大概有一年多了吧?不,好像有两年了。三婶你看,我这里做饭的人手已经够了,就这么大的地方,人多了也站不下,三婶还是回家去吧,我听说你们家的地还没种上呢,再晚收成就不好了。我们不比您家,地少,这不趁着农闲,赶紧建两间房子住,没有了老宅,我们几乎天天睡在地上,冬天差点冻死,所以,为了活命才下决心盖新房子住。”
刘氏还是第一次面对清醒后的柳絮,只觉得她的眼神冷嗖嗖的,像把刀子,又听她提到老宅,好像意有所指,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脸上的笑容都僵了。
“哎,没娘的孩子不容易,三婶过来帮忙做做饭。”
柳絮伸出胳膊一拦,“三婶儿,我们这里人已经够了,确实用不上你们,你俩还是回去吧,别站在这里耽误事了!”
见实在插不进去,刘氏只好拉着柳山花讪讪地走了。
何氏叹了一口气,又摇摇头,孙氏哼了一声,她们俩一个摘洗,一个刀切,十分利落。
柳叶张了张嘴,想劝柳絮说话悠着点,免得让别人说闲话,结果见柳絮阴沉着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工地上热闹非凡,五间主屋的地基已经处理好,工匠正在砌砖,“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东西两侧厢房的地基上正在打夯,号子喊得十分响亮。
柳絮过去看了看,见一切有序地进行,便放心地回了茅屋。
今天中午是第一顿饭,准备了四凉四热八道菜,其中有两个炖菜,柳絮嘱咐大伯母和李婶要扎扎实实炖上两大锅,里面有切肉片,有白萝卜和大白菜,还有粉条。另一个是小鱼汤,两寸长的小鱼用油炸得金黄,勾了点面粉匀住汤,里面放点菠菜和芫荽,闻起来味道美极了。
一上午柳叶蒸了几大锅两掺面馒头,喷香喷香,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早上送来六车砖,因为挖地基打夯勉强够用,明天必须送八车才行。柳万顺让李大毛记下来,告诉送砖的人别忘了。
午饭做得实在太好吃了,每个人都吃撑了,下午干活的时候都憋了一股子劲儿,砌墙的度蹭蹭往上涨,到收工时,竟然有半人高了。照这个度下去,五天上梁,七天贴瓦,十天房子就能建好,接下来粉刷、安门窗、打地平,半个月足够了。
收工的时候,村长亲自跑过来招呼大家,“工钱你们一天一领也可以,最后结算也行,反正都在我手里。往后,咱们村都要形成这个规矩,村里的事村里人解决,外面的人请你们我没意见,咱们村里的活必须咱村的人干,这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好啦,要领工钱的跟我走吧。”
村长的这番话,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这样做对于柳家村的村民来说是件好事。
看到大家的反应,村长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