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还有薄姬和一众老臣顶着。
相信刘启有一万种方法赖账。
“怎么,你对皇帝的做法感到不满?”薄姬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刘瑞,嘴上还得敲打几句:“很多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但是不要表露出来,否则你会死的很惨。”
薄姬觉得窦太后和刘武,还有馆陶长公主从未意识到皇位上坐着的是孤家寡人,所以在新皇登基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迟早要被刘启或是下任皇帝彻底清算。
“我有那个不满的资格吗?“刘瑞明白薄姬的意思,无奈道:”我这个年纪连随意出宫都做不到,哪有向阿父顶嘴的资格。”
况且从另一角度来看,刘启动手,总好过下任皇帝拼着“人走茶凉”的骂名去削皇叔。
“你这孩子……”真是比她想得还通透。
薄姬对刘瑞那是越看越爱,然后在刘瑞的服侍下用了点粥饭,随口说道:“你放心,孤活着一天,就不会让太子之位落于旁人。”
薄姬说这话是很有底气的,否则在新皇登基,有意封王的大洗牌里,刘启也不会拿馆陶长公主开刀。
明面上是借薄姬训斥馆陶长公主视规则于无物,实则是在警告窦太后不要挑战他的耐性。
毕竟在先帝去世后,梁王刘武作为先帝的嫡次子,进京吊丧的排场足以称得上僭越。
虽然在朝臣们的质疑下,刘启没少袒护弟弟,但是在袁盎去了趟长寿殿后,窦太后并未多留幼子几天,反而在刘武离京后罚了几个奉常的属官,也算是给朝臣们一个交代。
“孤替皇帝做了回恶人,皇帝也该在你的事上给点承诺,不然就让长寿殿的那位去闹他。“年纪上来的薄姬在最喜欢的曾孙面前耍起性子,随口贬了句焦头烂额的刘启便再次看向乖巧的刘瑞:”不出意外的话,你阿父会让申屠嘉和窦婴来做你的老师。”
“丞相和窦王孙?”刘瑞还以为是自己听差了:“他们能和平相处吗?”
历经五朝的申屠嘉和大多数的西汉股东一样,是庶民出身,功成名就后才开始念书,所以跟萧何,陈平相比,完全称得上没学问又不懂权术,因此对满肚子墨水的读书人抱有一种既羡慕又鄙视的心理。因为秦末重法家,高祖骂鲁儒,吕后爱黄老,所以在申屠嘉那儿,儒法黄老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就是在袁盎与申屠嘉交好后,他才勉强改变对儒学的态度,不再阻止儒生入朝,可私底下依旧觉得儒法误国,不是好鸟。
不巧的是,窦婴,窦王孙这个太后的堂侄并非是黄老学的拥趸,而是坚定的儒学支持者,甚至在入朝为官前数次拜访“鲁诗学”的开创者申培,举荐其弟子为官。
第11章
虽然窦婴,窦王孙的人品才干毋庸置疑,但是在功勋集团和老刘家都被外戚搞怕了的当下,窦婴的出身就是他的原罪。加上他在朝堂上数次呛声窦太后的莽夫行为,以及与古稀之年的申屠嘉不相上下的固执……
那场景实在是太霉了,霉到刘瑞冷汗涟涟,苦笑不止:“阿父可真是看重我啊!“
抛开窦婴和申屠嘉是否能和平相处的难度不谈,刘启让丞相和窦太后的堂侄教导嫡子的政治意义也是明确到就差下诏。
窦太后当然有让小儿子当皇太弟的野心,甚至想借太后的威名向朝臣包括窦家施压。可是窦家的态度一直是中立偏反对,不仅是窦太后的亲弟弟窦广国表示礼不可废,就连窦太后的侄子辈……尤其是最有出息的窦婴也都强烈反对窦太后的行为,甚至喊出:“太后欲令窦氏覆诸吕之辙乎!”来提醒窦太后外戚过甚的下场。
当初为了铲除诸吕,刘氏宗亲可是把刘盈的庶子活活砍成了肉泥,并且咬死他们是吕氏的孽种,杀到最后姓吕的诸侯里只剩一个跟吕后同姓的倒霉蛋吕青眉。
明明是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郎中杨武一起击杀项羽的吕马童之后,但是因为姓吕的缘故,加上吕马童生前动过连宗吕后的念头,所以在诸吕之乱后,这家就干脆利落地滚离政坛,天天在家跳大神。
薄姬知道刘瑞一六岁孩童肯定压不住年纪是他十几倍大的申屠嘉与窦婴,搞不好二人的执教内容都在攻击对方而不是传道授业,所以只能无奈道:“窦王孙和丞相又不是总角小儿,有哀家和皇帝镇着,他们也不敢闹到你跟前。”
话是这么说,但薄姬和刘启都很清楚幼教的重要性,也不能放任申屠嘉和窦婴忙着攻击对方而不管刘瑞的教育。毕竟在现有的政治体系下,嫡子继位无疑是最佳选择。
刘启除非是精神失常了,否则才会完全不顾刘瑞的教育问题。
刘瑞也知道刘启让申屠嘉和窦婴教他完全是与薄姬进行利益交换,顺带为刘瑞站台。真要聊起刘瑞的教育问题,他们两一个是没读过几天书的大老粗,一个是三天闹脾气,两天去挨骂,剩下两天处理政务的大忙人。
你要是让刘瑞过几年找他们问下政务方面的事还有点靠谱,要是提到教孩子……那还是请专业的来吧!
只是这专业的该请何人,该授何论,估计得在长乐宫和宣室殿里吵上一番。
毕竟晁错借儒皮混到今上身边,连带着沉寂已久的法家也一飞冲天的事可是让儒家和黄老家都耿耿于怀。
晁错影响今上时,后者不过十五六岁,但是登上太子之位已有八年,并且已有自己的价值观。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晁错的影响下逐渐远离黄老学的官员和儒生,开始重用法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