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董白可能拦在南宫前,他的心就隐隐作痛。难道他只能躲在女子身后当鹌鹑么?
不,他不想,也不愿,更不能。
愤然间,他跳上御撵,吩咐道:“快,回南宫。”
奉常亭内外,刘辩和众多官员看着刘协无礼的举动,惊立在当场。
董卓乘坐撵车抵达南宫朱雀门前,遂命车夫驱车直入,却发现撵车停滞不前。
他怒斥道:“怎么回事?”
李儒在旁答道:“司空,小姐拦在撵车前,无法进宫。”
董卓闻言大惊,心想白儿怎会在此地。
他掀开车上的帷布,看到孙女气鼓鼓地站在朱雀门前,遂面色和蔼地招呼道:“白儿为何在此?”
董白并未答话,反问道:“祖父进南宫意欲何为?”
董卓顿时语塞。他总不能告诉孙女说,我想去皇宫困觉觉吧。
();() 旁边的李儒看到这幕场景,脑海中顿时闪现出那位九岁帝王和小姐说话的场面,心中凛然不已。
他认为小皇帝的话不是无的放矢,必然是预料到司空会闯皇宫,这才要求小姐前来劝阻。只是,小姐真的能够做到么?
沉默间,车辇悬挂的銮铃声响起。
董卓、董白、李儒等人看向声音处,发现是御撵疾驰而至。
董卓心中明显蕴有怒火。而董白显然松了口气。只有李儒,紧紧盯着车辇上的珠帘,似是想要看穿帷布后小皇帝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刘协掀开车帘,先是看向董白,轻轻点头示意,又扫视董卓、李儒等人,看到董卓含怒待发的气势,他的心一颤,手儿有些轻抖。
为了不露怯,刘协将手置于背后,停了片刻,这才在穆顺的搀扶下踩着马凳走下马车。
穆顺搭着刘协的手,居然摸到了汗渍。他不知道董卓为何要进南宫,但看架势应该不是善意。而刘协却让董白在此拦阻,肯定要悖了司空的意,而董卓的神情恰恰证明了这点。
看着刘协面无表情的脸庞,想到刘协手中的汗湿,他真是心疼这个年幼的皇帝。
董卓显然是从李儒处得知刘协让其孙女董白守在此地,自是恼怒道:“皇帝此是何意?”
刘协看向四周兵甲,故作镇定地反问道:“司空这是何意?”
董卓咬牙怒道:“我欲入宫,皇帝可是要拦我?”
刘协淡笑道:“协言轻力微,自是无法拦阻司空大人,但我想天下的文人之心、忠臣之志却可让司空大人自行却步。”
董卓上前数步,行至刘协面前,俯视着年幼的刘协,压低着声音,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道:“文人之心、忠臣之志,笑话。汝为我所拥立,又如何得文人、忠臣心向?”
刘协亦压低声音斥道:“汉家江山近四百载,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吾身为帝王,为汉家清誉计,又何惜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