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怡是从四姐吴口中知道刘氏先是送了伶俐的丫头,在丫头被送回来之后又送了伶俐的小厮给二哥吴承安的事的。
吴的院子竹院像是红楼梦里的潇湘馆一样,遍植翠竹,连屋子里的桌子、椅子都是竹子做的,在这个秋老虎横行的秋天,是整个吴府最凉快的地方。
吴怡在现这一点之后,就厚着脸皮经常来串门子了,吴其实很好相处,你只要不找她聊天耽误她看书就行了,在摸准这一点之后,吴怡也就理所当然的喜欢从她的书架里拿一本全唐诗,安静的坐在一边看,无聊了就到竹林里疯跑,让丫环拿了花锄跟小筐,她亲自挖竹笋玩。
挖够了就送到厨房里加菜,并且在吃饭时声明说是特意为了老爷太太挖的。
吴的竹林里还有小兔子,是二哥从外面买给吴的,吴很宝贝这对雪白可爱的小兔,见到吴怡不会欺负它们,这才准许吴怡跟兔子们玩。
一来二去的,吴怡跟吴的关系好了起来,有的时候吴怡过来,也只不过是打声招呼,就各自看各自的书了,可是默契却越来越好了。
吴怡看着说吴,吴讲述刘氏对二哥的关心时语气平静,就像在说别人家的事一样:“太太想的很周到。”她最后总结。
可是做为妹妹的你,不觉得太太这样做很不公平吗?吴怡很想这么问她。
可是她又会跟自己这个刘氏的亲生女儿说些什么呢,这就是庶出子女的悲哀吧,连靠自己努力去奔前程的权利都没有。
“二哥也是个聪明人。”
“是啊,其实三十岁考中进士都是青年才俊呢,二哥太急切了些。”吴说道。
她平时不爱说话,把自己埋于书堆之中,其实却是最通透不过的一个人,吴怡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这些把自己变成锯嘴葫芦的庶出姐妹们。
“太太是个宽和善良的好人呢,我们应该孝顺才是。”吴又说。
她没说老爷太太,而是说太太……太太不是他们这些庶出子女的亲生母亲,做到包容他们,给他们优渥的生活已经是很宽容了,毕竟太太从来没有让姨娘打胎、害死年幼的庶子、庶女,而是保护他们,尽力教导他们,吴承安早慧,极会读书,刘氏却到现在才出手,而且并不是一棒子将吴承安打死,而是只是让人教他学会“玩”。
确实是宽和善良的好人。
而吴宪呢?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他选择了牺牲庶子,刘氏对吴承安的打击没有他的默许是不可能成功的,身为生父……吴宪在庶出子女的心中做事太过冷酷无情了一些。
“老爷也是好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哥哥们都三十岁才中进士才好呢。”吴怡惋转的劝着吴,吴宪纵容刘氏打压吴承安,正是保全吴承安的意思,吴承安如果再不知道收敛光芒,刘氏的手段只会更凌厉。
“不提这个了,妹妹可曾看过这本新出的《声韵启蒙》?”吴很明智的转移了话题,她拿了一本新书出来。
她原以为自己这个嫡出的五妹妹是个不学无术的,整日就知道疯玩,什么也不学,没想到相处时间长了却现五妹妹读起书来很能坐得住凳子,她只是不爱读女四书之类的书罢了,看《全唐诗》或者是游记之类的时候有劲着呢。
“这书是新出的吗?”吴怡接过书,翻看了第一页就看到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可不是新出的嘛,是个叫车万育的人写的,倒是很适合蒙童去读。”
吴怡回忆了一下,这书在她所在的现代确实是标明了是清朝的人写的,看来就算是历史被改变了,有些东西还是相通的。
“我记得你读过幼学琼林了吧?”
“倒是没有通读。”吴怡脸红的说道。
“那这书和全唐诗你也都不必看了,先从幼学学起。”
吴怡有些傻愣,这么说的话,她被人严格教导了吗?
看着吴那张板成严肃状的包子脸,吴怡不想学之类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她确实懒够久了,在古代也不能当文肓啊……
她之前想的只是懒一时是一时,现代孩子上小学还是七岁入学呢,她现在不过七岁罢了,可是见吴这么认真,在想想竹园外的骄阳似火,吴怡也就妥协了,好吧,她学了。
刘氏听说了吴怡在竹院被吴拉着念书的事乐了半天,又赏了果子、凉茶、上好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各两套送到了竹园,又另包了二十两银封说是给四姑娘的束脩。
这下吴怡想不学都不成了,学费都给了。
不学实在太吃亏了。
茉莉是个极娇小的女子,脸小、手小、脚小,十七了看起来跟十三岁的小女孩没有什么区别。
她喜欢看韩姨娘,她觉得姨娘生得美,也正因为她这么爱看韩姨娘,吴宪才好笑的把她从普通洒扫丫环,一下子提成了韩姨娘的贴身丫环。
她很诚实,有的时候甚至有点冒傻气,吴宪跟韩姨娘都爱逗她玩,问她一些傻问题,她也傻傻的答了,让吴宪跟韩姨娘笑一通,又多得了一把赏钱。
没人知道她其实是刘氏的人,刘氏在家的时候,她会把韩姨娘每天做了些什么,从韩姨娘一起床开始,一直说到就寝,丝毫不差,不增不减。
刘氏对她很满意,所以她的弟弟跟妹妹都脱了藉,弟弟进了扬州当地的私塾念书,妹妹也开始绣嫁妆了。
茉莉很老实在在廊下替韩姨娘熬药,她也是唯一一直留在韩姨娘身边的人,她一直是那样,韩姨娘得宠时她憨憨的掐尖不邀宠,韩姨娘如今失势了,她还是一样的尽心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