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却是一个无底洞,可把何氏愁坏了,看着潘裁缝积攒的银钱日用日少,最终把主意打在了女儿潘六姐的身上。
何氏四处打听着谁家要买使唤丫头,好把潘六姐卖了,换些银钱度日。
刚巧紫石街住着一家王姓官宦人家,王老爷曾做过一任河北招讨宣抚使,年老退休回清河县老家修养。
这王老爷做了三十几年的官,积攒的雪花银数万之巨,老来退休无所事事,就想听个曲儿,看个舞儿,
本来吧,去县里的楼院之中,自有莺莺燕燕,吹弹歌唱,艳舞翻飞。
但王老爷顾及身份和老脸,偌大年纪天天往娼门中窜不像话,还不如买几个养眼的女娃到家,请教访司的乐师教一教,一两年就能派上用场,反正老爷不差钱!
何氏听得这等消息,喜从天降,找个中人去王老爷家交通,很快达成买卖,签了卖身契,将刚九岁的潘六姐卖作二十两银子,撇给了王招宣府中。
潘六姐自小受苦,懂得些眉高眼低,自打进了王招宣府中,除了日常接受乐师培训,习学弹唱,学文解字,也经常夜间做一些女红针织,在府中颇招人喜受。
这在招宣府里一待就是五年,招宣府的伙食不错,生生地把潘六姐养成一个大姑娘,身材窈窕,风流标致,出脱的一个小美人。
可惜,潘六姐再次遭遇了厄运!
王老爷死了,没有人听曲了,也就没人管饭了,好在王夫人是个吃斋念佛的善人,并没有将家中的女乐卖,本是买来的,都让人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潘六姐的妈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觉得老天给了她再次赚钱的机会,不利用会天打五雷轰。
转身将潘六姐卖给了仅隔几个门面的张大户家。
这张大户是个土财主,广有田地千余亩,剥削了万贯家财。却是个老色胚,年近六十,只生了一女,借着膝下无子的由头,天天在老婆余氏面前念叨,
余氏拗不过,心想着买两房丫头回来也好,万一能生下一个儿来,也算给张家接续了香火!这万贯家财也别被人吃了绝户!
张大户得了余氏的口谕,兴冲冲四去找私媒物色女子,果真被他寻到两个貌美肌白的佳人。
一个姓吴,年已十七,是个租户的女儿,偏生一张白净脸皮,娇娇弱弱,张大户见色心喜,取名玉莲。
另一个就是潘六姐,不到十五岁,裹得一双好小足,张大户故取名金莲!
余氏见丈夫专挑了两个貌美如花的狐狸精回家,心里不喜,既担心张大户有限的雨露不够分沾,也担心老色胚贪欲没个满足,早早地死掉。
反正只是生个儿子,先让张大户收用了吴玉莲,却把潘金莲收在自己房中当丫头护着。
果然,张大户食髓入味,有了吴玉莲,全不把余氏放在心上了,一天胡弄个两三回,很快就掏虚了身子,添了腰疼眼花耳聋鼻流涕尿无净诸多虚弱之症。
余氏是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为了生个儿子,咬牙切齿地忍了。
谁料,张大户辛勤鼓捣了两年,种子撒下不少,偏偏颗粒无收,活活累坏了老牛,糟蹋了好田地,吴玉莲死了!
原来这老色胚还是个级变态,身体不行,手足并用,活生生地把一个娇滴滴的玉莲折腾没了,只得又把心思打在了潘金莲身上。
一日,趁着余氏不在房中,潘金莲在收拾被服衣物时,张大户闯了进去,扯住就往床榻上推。
潘金莲虽知自家是买来的通房丫头,本是老鬼碗中食,但碍于主母虎威大甚,没有主母的应允,不肯轻易就被偷食,弄不好主母得知,不死也得脱层皮。
恰巧被一小丫头看见,飞跑去报与何氏,何氏带人抢进来,张大户见好事不偕,闹个没趣,拂袖而去。
何氏大怒,满腔怨气泄在潘金莲身上,将她好一阵打,知道这货留不住了。一狠,连夜命人抬出,送给了斜对门自家的租房户卖炊饼的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