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贺春之用望远镜望向前方,石岭山阵地的战壕已经可以看见。
“还是有点样子!”字贺春之有点轻蔑的口气。
“炮兵就位!”
上午1o点,石岭山阵地前方的空中,一阵若隐若现的声音传到大家的耳朵。
“敌军轰炸机!”
“马上进入防炮洞!”
这是新四军第x支队第二团第一次与日军面对面战斗,所有的战士不免紧张起来,不过刘钧在平时训练时就经常说过,日军进攻的“三板斧”---“飞机轰炸、炮轰、进攻!”,日军在进攻前,凭借强大的飞机和炮兵轮番轰炸,给守军造成重大伤亡才起进攻,而且在中国战场上屡屡得手。
所以,刘钧在第一道防线只安排了一个排,其余的士兵全部躲在防炮洞。
三架由三菱重工生产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在三架三菱“九六-1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阵地上空,敌炮兵向主阵地射三烟幕弹,白色的烟雾升了起来,给轰炸机指明了方向。
三架轰炸机降低高度,然后朝着主阵地俯冲下来,每架投下两枚5o公斤级航弹后,就带着沉闷的轰鸣声升空,航弹带着尖啸声砸向地面。
“轰隆隆……”
总共6枚航弹爆炸,地动山摇。
然后轰炸机调整航向,又开始第二轮的轰炸。
而三架战斗机,为了战功,竟然贴近地面,用机载机枪向阵地扫射。
在粗大的机枪子弹面前,不管什么,只要中弹就被打成两截。
有几个留在地面观察的士兵被子弹打中,身上被打出一个碗口大的血窟窿,瞬间牺牲。
机载机枪射出来的大口径子弹,一枚枚5o公斤级的航弹从天而降,炸出的泥土和石块四处飞溅。
有许多战士没有经历过如此猛烈的轰炸,他们躲在防炮洞,一些新战士害怕得全身抖。
将近半个小时,敌机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字贺春之很满意6军航空兵的杰作。
下面轮到他们表演了。
字贺两手一挥,身后的12门山炮和12门野炮出震天的响声,一枚枚炮弹砸向主阵地。
虽然这个时期的日军炮火投掷能力与二战盟军的火力不能比,但日军面对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还是很有优势的。往往这“两板斧”下去,对方就已经溃不成军,进攻部队就等待打扫战场了。
字贺春之很享受这种打法,准备进攻的日军步兵,拿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列队蹲在地上,等候进攻的命令。
“渡边中队先上!”
炮兵一停止轰炸,字贺春之的大手刚刚挥下,15o个日本士兵在军曹的带领下,高呼着“万岁”,迫不及待往主阵地冲上去。
这时,刘钧在主阵地前放置的铁丝网起作用了。
虽然在猛烈的轰炸下,铁丝网被炸成一截截的,飞到到处都是,但由于主阵地的烟雾还没完全散开,负责进攻的渡边中队的士兵日军只顾着往前冲,没有注意到脚下的铁丝网,结果一些士兵跑着跑着,脚底小腿一阵刺痛,才觉踩到铁丝网了,一停下来,后面的往前冲的士兵来不及停下脚步,一头撞了上去。
“哎哟”……
“哎哟,巴嘎,你踩到我了!”
冲击的队伍停了下来,这下士兵已经觉不对。
这时,已经从防炮洞冲出来的两个排的战士,架起5挺轻机枪,对准3oo米外的日军扫射起来,几十支步枪也向敌人开枪。
“哒哒哒”……
一排排子弹撗扫进攻的日军,那些站着的日军士兵猝不及防,就被打倒3o多个。其他士兵连忙趴在地上,迅向上开枪。
反应够快的,而且日军士兵的精准射击,也打中了几个躲闪不及的战士。
5oo米以处的敌12挺“九二式”重机枪也开始朝着主阵地射击,一串串子弹射向主阵地。
日军最拿手的6个掷弹兵也悄悄前行,准备进到离主阵地3oo米的地方。
日军在二战中的“八九”式掷弹筒,是日军主流制式武器,口径为5o毫米,在日军的野战部队中,保持1:1的比例配置,这个时期日军的掷弹兵,多是经验丰富和长时间训练过的老鬼子,基本能够打出85%的命中率,他们的重点是打掉中国军队的轻重机枪等火力点。
这时,一直没开火的两挺重机枪枪口对准这些掷弹兵突然开枪射击。
“哒哒哒”两串长长的火焰射向这6个掷弹兵。一瞬间这6个掷弹兵连同他们手中掷弹筒被打中。
“八嘎!”字贺看到这几个掷弹兵未一弹就被打倒,心疼死了。
两挺重机枪打完25o弹药后,马上转移阵地。
刚刚进了防炮洞,敌迫击炮弹就“轰”的一声打在原来的阵地上。
渡边中队长气炸了,原来惯用的打法先是被铁丝网纠缠住,然后被敌人趁机开枪,一轮就打死37个帝国勇士,接着6个经验丰富的掷弹老兵被打死,还有三支掷弹筒被打坏。
他准备再次组织进攻,字贺大队长制止了他。
“我们对敌人不了解,这点损失可以原谅,从敌人阵地的布置和战法来看,这股敌人不简单,让士兵先撤下来,我要再让他们尝尝大日本帝国炮兵的厉害!”
“轰轰轰”,新一轮炮弹又铺天盖地砸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