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脑变白质病变 > 第1457章 洛西书院(第1页)

第1457章 洛西书院(第1页)

结识宗室贵族确实很有用处,曾凡表达出想要买块山地雇人烧制瓷器的想法后,跟他只见过一面的元乂大笔一挥,将他选中的那块地方,整座山头近万亩地面都免费送给他了,那块地恰好是江阳王府的产业,估计他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崽卖爷田不心疼。

元乂和他老子江阳王元继,是出了名的贪得无厌,他的大姨子冯太后都对他有所不满,却拿他没办法。

尽管内心对他们父子的品行操守不以为然,却不得不领情,元乂能以旁支身份左右朝政,能跟皇帝的亲叔叔,历任司徒、太傅、太尉,掌管门下省事务,位比宰相的清河王元怿分庭抗礼,当然不会是简单的人物,至少对曾凡一点没有亏欠,还帮助很多。

朝中两个死对头名字音同字不同,如果历史不生改变,几个月后,元乂联合太监刘腾就会囚禁太后,以叛乱的罪名诛杀元怿,完全掌控北魏军政大权。

后世对清河王元怿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才能长于从政,明于决断,如果能多干几年,功绩可与史上的周公、召公相媲美。

曾凡恰好也见过清河王元怿,感觉史书记载的言过其实,外表确实有些风度,至于多么有能力有才华,那就有点过分夸大了,比起笼络人心,比对头元乂就差远了,不然也不会被公然污蔑反叛处死了。

清河王元怿听说曾凡的举动后,直接从朝廷府库拨给他三千石粮食支持,毕竟他也算是为朝廷排忧解难,对他也算鼎力支持了。

了解历史走向的曾凡也在思考该如何操作,应对来年的变化,那些史书留名的人物不再是几行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真人,大多数都还对他不错,他也不想这些人一个个的死于非命。

如果这些上层人物能齐心协力,去除成见和矛盾,加上曾凡对历史的了解,或许用不了十年就能实现全国一统,那不比互相斗来斗去,大家都朝不保夕的强多了。

北魏时期过年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个时候叫做元旦,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要举行大型的朝会庆典,皇帝会穿上衮冕礼服,接受群臣的朝贺,宫廷会举办盛大的宴会,皇帝与群臣一同宴饮。

宴会上不仅有歌舞表演,还有这个时代的滑稽节目、相扑角抵等竞技节目,以及鱼龙漫衍、走绳、藏人等各种杂技魔术,以助酒兴和增添节日气氛。

当然,皇帝也少不了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以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子孙昌盛。

普通百姓会在家中祭祀神灵和祖先,摆上丰盛的祭品,点燃香烛,叩拜祈福,希望神灵和祖先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五谷丰登。

这时候已经有了燃放爆竹、贴春联、全家一起守岁、走亲访友的拜年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也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

人们其他的娱乐活动很少,过节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所谓的年味更浓,这个时代的爆竹爆的就是竹节,还不是火药制作的鞭炮,年味就是过年的氛围。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曾凡主持烧制的第一批瓷器终于开窑了。

正好借着元旦的假日,他领着十几个挑选出来的少年一起进城,将这些瓷器免费派送一些权贵人家,借此打响名气。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份,派送的这些都是对他们提供过帮助的人家,不分职务高低,相助过的都有份,表达感谢之意,也算一举两得。

一个月前,江阳王和清河王两个死对头都出手相助曾凡,也带动不少官员跟风,随份子一样各自赞助他不少粮食或者物资,让他有了方便施展的空间。

送货上门,既表达感谢又宣扬了名气,他们的瓷器才能拓展销路,城外那一批人才真正有了可以糊口的出路。

这个时候南方的瓷器比较达,流入北方后大受欢迎,瓷器长途运输不便,加之南北对立带来的贸易成本高昂,很多人看到其中的利益,开始在北方择地建窑烧制。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后世都现过南北朝时期的窑口遗迹,这个时代的瓷器比较粗陋,一般为灰胎或浅灰胎,质地坚硬厚重,胎体中氧化铝含量很高,三氧化二铁含量比较低,釉色主要有单色的青釉、黑釉、白釉为主,技术水平不够,釉层普遍比较薄,成品大多比较粗糙,精品极为罕见。

曾凡既然要做,当然要越那些普通货色,他现在的能力,哪怕是最原始的窑口,也可以做到精细控温,烧制出任意形态的瓷器。

为了让普通人掌握技术,他得将这些方法实用化,降低一些标准进行制作,所有的步骤都得让别人也能做到才行。

就算这样,第一批的白瓷出窑后,也有了后世七八成的水平。

跟曾凡一起干活的这批青少年,都是真正的穷苦出身,从小没见过好东西,看到晶莹雪白的瓷器在自己努力下烧制出来,把曾凡奉为天人,对他越的崇拜信服。

这段时间曾凡不止领着他们干活,休息的间隙也会给他们讲讲故事,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竖立正确的三观,想要尽早结束这个乱世,终究还是要靠这些人去身体力行。

进城之后,这些青少年分成几路,拿着曾凡的帖子去各个府邸送礼,一部分人就留在他的医馆,将一些瓷器摆上货架,正式对外展览销售。

曾凡和楚妍则直接带着东西去了元珽的府邸,这里是他们来洛阳的起点,每次进城都会过来看看。

以前每次都是空手,这次曾凡带来了全套几十件杯盘瓷器,精美程度远他们家现在的南朝瓷器。

这个时期的瓷器以单色为主,胎体也没有后世细腻,与曾凡烧制的纯白瓷器放在一起对比,差异非常明显,一部分瓷器上还有青色或者绿色的图案和字体,显得尤为与众不同,至少技术上在这个时代绝对领先。

每件瓷器底部都有红色魏碑体的两行字:洛西三十里,神龟二年制。

元珽拿起一只白瓷圆盘翻来覆去的看,赞不绝口道:“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曾兄,世上还有你不会的事情吗?”

这段时间他们经常聚会交谈,无论什么话题,曾凡都能接的上,还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早就给元珽留下无所不知的印象,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原先除了治病的本事,曾凡并没有显露其他才能,现在一出手,领着一群泥腿子花了不到一个月功夫,就能烧制出这么精美的瓷器,所以引元珽的感慨。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未知永远大于已知,没有人能做到无所不知!”曾凡微笑回应他的感慨。

“接下来你作何打算,还常驻城外吗,这段时间你不在城里,很多人求医找到我头上,我也没你的本事呀,如果不是江阳王挡着,很多人要去城外找你回来治病了。。。。。。”元珽简要的跟他交代了城里这段时间的情况。

“我准备在窑口附近成立一个洛西书院,教这些少年读书识字,我自己没有分身术,教一些学生比为人诊病更有意义!”曾凡说出后续的计划。

元珽职位不高,宗室的身份让他能结交很多人,可以帮曾凡宣扬一下,现在很多人把他当成了曾凡代言人,所以找不到曾凡就来找他。

“需要我做什么吗?”

“有了瓷器之后,我们就有了稳定收入,物资上面应该能自足,你帮我宣扬一下就行,有时间的话,可以过去帮我讲讲课!”

曾凡想成立书院,少不了授课老师,他自己也不可能什么都教,有那个精力也没那么多时间,当然要想办法拉壮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