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可以制造出直径三四米的大轮子,人在大轮子里走动输出动力,带动大轮子转动。
大轮子上的齿轮带动小齿轮快转起来,小齿轮带动轴上的风扇极转起来,转过一千很轻松。
算了,升级成老式推拉木箱式鼓风机吧。
反正陶器数量需求不太多,每月烧制二十个大陶罐,几十个碗,一些杯子盘子陶炉啥的。
每月开不了几窑,不用费那么多资源制造大轮子式鼓风机。
半夜停窑,次日晚上还有点余温,隔天早上开窑。
石斧刻出线,铲掉装窑口的干泥,铲完后拆砖。
小心地敲松夹出来第一块砖,剩下的砖就好拆了。
挨个敲几下,敲活动,一块块抽出来,注意别掉进窑室里,把陶器砸碎。
一件件陶器拿出来,最后五个陶罐全部完好,二十一个碗裂了四个,十七个完好。
三百块砖只裂了十二块,成品率越来越高。
陶器拿去洗干净,罗云照例挨个检查。
碎裂的还是因为捏的不够均匀,哪怕修过胚,修胚时挑出几个质量不好的,仍然薄厚不均。
厚的地方六毫米厚,薄的地方四毫米薄,有褶皱缝隙。
白兔手艺不到家,心不够细,手不够精巧,熟练度不够,还得再练练。
陶窑质量相当好,内层泥壳裂了两条小缝,外层没有裂,问题不大,修补一下。
要是以后内层泥壳裂的多了,直接铲掉,重新抹一层泥壳。
陶器颜色更白一些,灰色更淡一些,接近米白色,更好看了。
声音清脆,有金戈之音。
表面更加细腻光滑,看起来像上了薄薄一层釉一般。
奇怪,最近这两窑怎么都有点上釉的感觉?
这一窑更明显,本来应该磨砂般的表面,现在光滑很多,甚至有点反光。
没有上釉,烧制时间长了还能自己烧出釉来?
(有没有知道原因的?)
不错不错,回头研究研究釉料,正经上釉烧制釉陶。
部落陶罐增加到二十四个!
有五个在养殖场那边,有五个需要交货,仍然不够用。
陶碗、陶勺、陶罐盖子倒是够用了,人手一个,还有交付的数量。
陶窑上凑数的阴干砖胚拆下来,用刚烧制的红砖重新砌好,等泥巴干燥。
领他们已经把枣树园修剪整理好,树苗移植好,今天不出去了,在部落里等着柿部落的到来。
枣园有三十几颗枣树,清理出来近两百颗枣核,种在挖树根填埋的坑里。
十二颗枣树苗,挖出来带回来。
领他们顺便把其它几片黄豆黑豆保护起来,堆好树枝障碍。
编好的竹条网绑到棚子柱子至围墙上,把陶窑这片挨着围墙围起来。
不留门,然后用泥巴糊住,不留一个孔缝,不让人看透。
两个完好的冶炼炉用草木灰埋住,不露出一点泥巴。
交付的陶器放好,五个大陶罐暂时打水烧水用。
十四个陶罐拿走八个,留六个。
六十来个碗拿走一半,留三十来个。
其它陶器,包括剩余的砖和砖胚、陶胚、熟料、碎片,全都拿走。
已经完工的新弓和箭、正在做的半成品弓和箭、除青壮年男女的弓箭外,都拿走。
十八张留下的弓箭卸弦,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所有铁质铜质工具拿走,只留一把短刀,一根铁矛。
短刀插在领刀鞘里,轻易不拿出来,铁矛头用兽皮包起来,戒备柿部落来人。
正在用的锤子凿子斧头先用着,柿部落来了时赶紧藏起来。
牲畜没法隐藏,看到就看到吧。
所有拿走的东西,存放在隔壁山洞冰窖旁边,用一大堆干柴盖住。
领带队去采集野菜,顺便把山谷里那三颗核桃树挖回来,移植到山坡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