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千人接风宴会,办的比圣人生辰都隆重。
这次宴会过后,就是真正的接待使者团了,好在在海太城的时候都做过登记,这些人什么国家,什么位置,大致面积,都做了解。
圣人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开始接见,不过除了几个大国之外,剩下的也是草草见见,并不会给太多时间。
这些使者团的人自然明白缘由,可看着兰各浮跟斯也的王子都是一脸尊敬,谁又敢说什么。
越是在这里待得久,越是奇怪。
他们南军国地方这么大,放在地中海那边,肯定会成为一个一个的小国,分成十几个都不成问题。
但他们南军国是一整块,是一起的。这么庞大的帝国,太难管理了。可人家还能管理成功。
最让使者团震惊的是,他们在汴京见到太多丝绸,太多他们都没见过的上好布料瓷器。更有十分精美的艺术品,那个羽毛画怎么可以那么好看。还有棉花。
棉花这东西,能在冬天保暖他们南军国的人还能在夏天做出冰块
让兰各浮跟斯也献出宝物的急船,他们这里竟然有十几条,而且随时都能造,还会造的更多
这一切让他们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流血,只有生机勃勃地展。
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巍峨的城墙,还有热闹的坊市,他们城市太大了,大到在这里可以迷路。而且每个臣民似乎都有自己的傲骨。
在使者团沉迷这一切的时候,带他们来的纪彬已经跟圣人交接完了。该说的都说了,该交代的都交代。如此一来,他终于可以放假
自从船务司开设,纪彬基本都没休息过。说了当官会很累,大家这信了吧现在虽然不算是当官,但该累还是累的。
圣人看着他,忍不住笑∶这都累了那朕呢
不得不说,圣人是难得勤恳的皇帝,什么事都在抓,什么事都在做。
但让纪彬休息这事,还是可以的。只是纪彬要回家,圣人给了他一箱资料。
巧的是,这资料正是纪彬之前给朝廷的,也就是一路上的见闻路线。
圣人笑∶回家休息的时候看看,我还是希望由你来著书。
圣人保持当太子那会的习惯,私下里并不多称朕,而多用我,特别在近臣面前,这种称呼比较多。
纪彬确实挺受用的,但看着自己随时记的资料,有时候写的是龙飞凤舞了些。
圣人又笑∶时间倒不着急,你先歇着,反正最近不会出海。但下次出海的时候,船队必然更大。
因为他们已经在筹备更大的蒸汽船,到时候就不是二十一米的船只,至少翻一倍。
现在朝中已经没人强烈反对这件事,因为都看到了出海的收获。
出海不过半年,就能收获这么多东西,还有万邦来朝的迹象,当官的,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在最好的朝代留下自己的名字
圣人励精图治,势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如今收揽的人才也多,若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些成绩,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再有纪彬这种高人,谁都知道,南军国只会越来越好。
大势所趋,没人能阻挡。
所以拦着的官员越来越少。
纪彬在家著书这段时间,不仅能把航海线路补完,还能形成更为系统的书籍,作为航海指南。船务司那边有主簿带着,继续造的,更大的蒸汽船,这次国库出钱,不管是钱跟物件都不缺。……
纪彬在家著书这段时间,不仅能把航海线路补完,还能形成更为系统的书籍,作为航海指南。船务司那边有主簿带着,继续造的,更大的蒸汽船,这次国库出钱,不管是钱跟物件都不缺。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纪彬拱手,算是接下这些东西。不就是写书吗,写他也算写过一本了。
使者团的人还想找纪彬的时候,纪彬已经带着引娘,柴力,以及协理部的人离开。
江志乌革留在汴京,他们有海上航行的经验,又知道怎么在海上用兵,小小的海太城用不了这么多人才。
江志乌革,还有海太城的指挥副使宗亦杨,都会调到全国各处港口城市。
以前很多港口的指挥使,对海上作战都没什么经验,现在补充人才进去,才能更好保护当地百姓。
而之前的指挥使,则是会放到海太城历练。渐渐的,海太城港口,竟然成了练兵的地方。
不少武官都说,若是想当海军,那必然要去海太城,若是想当平原指挥使,就要去边城历练。这两处历练之地,竟然渐渐成为南军国传统。
译者们同样留在汴京,以前用书比较着急,才把他们拉到船务司翻译。现在都可以在汴京的官署做事。不用吃海太城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