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仙与凡人的古言 > 第七十九回 女王情系李友朋 铤险颁布新法令(第2页)

第七十九回 女王情系李友朋 铤险颁布新法令(第2页)

丁府丞所请,正中女王心怀,于是道:“丁府丞讲的极是,朕要重赏荷英,让天下人皆知,行善积德,必得好报。你奉朕旨意,速速赶往荷前村,赏荷英白银一千两。”

丁府丞赶忙施礼道:“卑职遵旨。”言罢,退去。

丁府丞走后,可心发自内心的道:“真是神灵保佑,国舅还活着。恭喜陛下。”

女王兴奋地道:“走,随朕去见母亲。”

可心和可意紧随女王来到万寿宫。女王见了母亲,施礼道:“女儿拜见母亲。”

王母见女王高兴得乐开了花,甚感惊讶。自女王得知李友朋被害后,就没再见她笑过,于是道:“陛下何事这样高兴?”

女王凑近母亲身边,小声道:“女儿有天大喜事,李友朋死而复生了。”

王母惊讶地脱口道:“什么?那李……”王母见可心等也在,赶忙改口道:“他又活了?世上有这种奇事?”

女王兴奋的道:“谁说不是?这可能是神灵暗中佑护吧。”女王感慨不已。

王母道:“陛下打算怎么办?”

女王道:“他现在就住在桃园县的荷前村。他遭受了天大的罪,吃尽了人间的苦,女儿不忍心再让他吃苦受罪。女儿想,趁他还未回西图国,把他接进宫来,与女儿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王母沉思道:“陛下心情为母的理解,但是,依母亲看,陛下暂时还不能将他接进宫来。”

女王惊诧的道:“母亲如何说出这般话来?难道母亲还对他耿耿于怀?”

王母道:“陛下错怪母亲了。母亲自知道陛下痴情于他,母亲就未再有拆散你们之意。母亲听到他起死回生,打心底里为陛下高兴,为你们祝福。巴不得今日就能让陛下与他相聚相欢,互诉衷肠。但母亲思来想去,却觉得眼下尚且不可。”

女王疑惑的道:“这是为何?”

王母道:“陛下有孕在身,且已几近临盆,若是此时与他相见,你们曾有那生离死别之经历,到时候情难以控制,万一惊动了腹中胎儿,如何是好?这孩儿万一有个好歹,即对不起陛下十月怀胎之辛苦,更对他无法交待。若如此,岂不悔恨晚矣?退一步讲,就是这孩儿安然无恙,可陛下突然冒出一个夫君来,又是在我国建造佛仙殿的木匠,还是陛下腹中孩儿的父亲,朝中大臣们会怎么想?必定会损毁陛下名声,影响陛下尊严。请陛下三思。”

女王道:“母亲,女儿自得知他被害消息,痛不欲生,是为他报仇雪恨之信念,支撑女儿走到今日。今日知道他历经九死一生,就在女儿治下,却不与他相聚,女儿怎能心安?女儿巴不得插一双翅,这就飞到他身边,抚慰他伤痛之心。”

王母劝慰道:“母亲知道陛下心情。但母亲想:陛下既已知他平安,就该安心才是。相见不在这一早一夕,恩爱也不在这一日一夜,凡事要从长计议。陛下自来思维缜密,行事谨慎,今日怎么却鲁莽起来?这可不象陛下的行事风格。凡事要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不可逆势而行,亦不可操之过急。常言道:欲速则不达。难道陛下连这道理都忘了?”

女王道:“母亲,我自与他分别后,日日思念,今知他生还,却不能相见,岂不是对我心灵的煎熬?再说,离临产还有一月余,应该不碍事。”

王母道:“陛下,母亲怕你动了胎气只是其一。母亲还有一虑:陛下登基不久,根基不牢。此时陛下违反我国体统,接他入宫,必定引起朝臣们非议,对陛下不利。”

女王道:“昔日,先王招大唐高僧为婿,不仅无人反对,老太师还极力成全。今日女儿亦是国王,为何却不能如先王一样行事?”

王母道:“陛下,请稍安勿躁,听母亲给你讲。先王承继的是祖业,根深蒂固。朝中大臣都是先先王和先王之臣,对先王无不惟命是从,先王欲做何事,朝臣怎会反对?但陛下却不同,陛下乃府丞身世,官阶低微,登基为国王,恐就有朝臣微词;朝中大臣又非陛下封赐,龙恩未泽,难惟命是从。陛下所行之事,如不合规制,或有僭越,恐要遭朝臣反对。陛下若因反对而止行,则失陛下威严;若不顾朝臣反对,而一意孤行,恐会危及陛下王位。还请陛下三思后而慎行。”

女王道:“母亲,这国王之位原本就不是我的,我从来也没想过能做国王,所以,不做这国王也好,有了他陪伴,我们恩恩爱爱,快快乐乐,平平安安过一生,岂不是更好?现在孩儿将要出生,以后我再给他多生几个孩儿,儿女绕膝,一家人日日在一起,其乐融融,不更快乐?”

王母听了,语重心长的道:“陛下想的太天真了。这国王之位,一旦坐上,再想轻轻松松地退下来,那就难了。纵观各国,国王的归宿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坐到终老,善其一生;另一种则是被人赶下位来。而被迫让位者,几无善终。即使陛下诚心让位,而继位者却心有余悸,怕哪一日你再危及于她。若是如此,怎能容你?谈何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天伦之乐?后世不忘前世之师,芍药太师与春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女王道:“母亲过滤了。我若为民,不再问国事,他们为何还要再为难于我?”

王母道:“陛下,世事难料,人心叵测。退一步讲,即使新王能容你,你成了平民百姓,可是,一家人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养家糊口。要养家糊口,就必须下田耕种,在家纺织,劳碌不休,为衣食奔波。陛下可见,女儿国里,哪家百姓不是为了生活,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整日地累死累活,话都懒得多说一句,哪里还有那二人依依,卿卿我我,缠绵密语的情趣?若是孩儿再多,负担日重,衣食生忧,生活困苦,子女绕膝已不是开心享乐之情趣,而是成了生活累赘,到头来只剩了枉自悲叹之烦恼。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衰,家贫堂前无贤妻。如此天长日久,不仅没有了甜言蜜语,反会生怨生恨。恩爱不再,幸福何存?”

女王心犹不甘的道:“能这么残酷吗?我们以前不也是衣食无忧吗?”

王母又苦口婆心的道:“陛下,今非昔比。以前陛下是在朝廷为官,拿了俸禄的。你若是辞了王位,你定不会再居人之下为官,新王也不会再让你为官。没了俸禄,你不耕种纺织,怎么生活?即使新王开明,垂怜、施舍与你,使你衣食无忧,却又伤你自尊,你能快乐?”王母顿了顿,又道:“陛下,你是一个胸怀大志,又有雄才韬略,可成伟业之人,却为何羁绊于眼下蝇头之事上?好儿郎胸怀天下,志在四方。陛下要放眼女儿国,为整个国家着想,展现你的雄才伟略,把女儿国治理得更加强盛才是。成大事者,视天下,弃小家。望陛下三思,以免嗟错无及,悔恨终生呀。”

女王听了母亲的肺腑之言,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才喃喃的道:“母亲,女儿自听了丁府丞讲他还活着,只想立刻就能与他团聚。一刻见不到他,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王母道:“陛下这是情迷意乱,人之常情,本也无可厚非。但陛下身为一国之君,不同于常人,要‘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喜不露于形色,怒不显于言表’。只有这样,才能让群臣揣摩不透陛下心思,让她们感到陛下高深莫测,她们才会战战兢兢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也不致让那阿谀奉承之人,知陛下之喜好,献媚于陛下,使陛下迷失心智。陛下才能做一个圣明国王。于国于陛下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还望陛下慢慢习学。”

女王叹息道:“依母亲之言,女儿就不能认他了?”

王母道:“陛下,母亲也并非说以后永远不可以认他,而是目前不可。要顺势而为,等待时机。”

女王心犹不甘的道:“那要等到何时?他受了这么多的罪,我于心何忍?”

王母道:“陛下虽不能认他,但是暗中还是可以为他做点事情的。陛下可以借表彰荷英大慈大悲,大仁大义之名,赏赐她,让他过得衣食无忧,不也是陛下对他的爱心和关怀吗?”

女王道:“母亲讲的是。”

夜晚,女王回到养心殿,躺在龙床上,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想起与李友朋耳鬓厮磨,鱼水情欢的情景:李友朋直撩得她欲生欲死,飘飘欲仙。想着想着,不禁“扑哧”一声,羞涩地笑了。

可心看到女王如此高兴,轻声道:“陛下,您做美梦了?”

女王睁开眼,故意嗔怪的道:“你这丫头,朕有什么心思都快瞒不住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