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蘇義孝緊握雙拳,「我……微臣到京後,一直在了解京中田地種植情況。前不久發現那塊荒地收成不好,了解到它們原先種的蔓瓜。」
蔓瓜是最近幾年百姓經常種的一種蔬菜,果實大,耐飽。
「經過微臣與女兒多方研究,發現蔓瓜喜水但耗費土壤肥力。長此以往下去,不僅種不了其他農物,還會影響方圓百里土地生態。」
「胡說……」紀郎中站出來,大聲呵斥,「京中種蔓瓜久矣,一直好好的,從未聽說過什麼減產,影響生態。」
對了什麼是生態?
吳尚書腦袋一歪,涼涼道:「紀郎中,皇上坐上面呢?哪裡輪到你說話。」
吳郎中不甘心閉嘴。
周武煦靜了一下,這才問蘇義孝,「何為生態?」
「回皇上,臣女兒說生態就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比如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如果沒了草,兔子會餓死,兔子死了,狐狸也會餓死。」
「臣女兒說蔓瓜自己喝水吃肉,其他農作物就沒水喝,沒肉吃,長此以往就都活不了。」
吳郎中白了他一眼,暗自腹誹:臣女兒說,臣女兒說,是你女兒當官,還是你當官?
吳尚書也是恨鐵不成鋼。好好談公事,你說你女兒做什麼?
反倒是劉尚書呵呵一笑,「蘇大人為朝廷辦事,仍不忘妻女,當真令人汗顏。」
明擺著說他婦人之仁,不盡心盡力為朝廷辦事。
卻不想皇上沒聽出來,還沉吟了問,「既然如此,不種蔓瓜,種植其他農作物就是了,為何停產?」
蘇義孝:「回皇上,那地原是荒地,之前又種了蔓瓜,如今養不活其他莊稼。臣跟女兒商量了一下,不如趁這個時間停產,採用我們研究的漚肥方式,只需半年,定然可以產量翻倍。」
又是你女兒,吳郎中眼睛都要斜到天上去了。
「既是如此,為何不跟百姓說清楚?」周武煦責問。
「回皇上,」吳尚書出列,這事他也知道,「我們已經向百姓說明了,初始他們也願意,但戶部不同意。工部考慮到田園生態,下令停產後,百姓才鬧起來。」
又把球踢到了戶部,明擺著說戶部從中作梗,挑起事端。
吳郎中不樂意了,這事歸他管,於是冷哼道:「哼,說停產就停產,那百姓的損失,朝廷的稅費,你工部來承擔?」
眼看著又要吵起來,周武煦直接問一旁作壁上觀的劉尚書。
「劉愛卿,你怎麼看?」
「回皇上,吳郎中說得有理,戶部也不好做。每年有多少地,收多少稅,都是明令規定的,做不得假。」
且這塊地不種地不收稅,勢必會讓其他地的百姓不滿。
周武煦點了點頭,這麼說兩個都有道理,兩個都不能退步。
「既如此,」他道,「蘇卿,你可敢保證,用你的漚肥方式,令荒地增產一倍?」
「回皇上,我……臣不會撒謊,我跟我……」
「咳,」吳尚書咳嗽。
蘇義孝納悶,重回覆:「回皇上,臣……可以。」
「如此,」就很好解決了,周武煦直接下令,「稅還是要收,上半年得延遲到下半年。若不夠,則蘇卿自掏腰包,填補戶部稅收漏洞。」
蘇義孝大喜,「臣遵旨。」
紀郎中不可思議:就這樣?
卻聽周武煦問:「你們戶部可有意見?」
劉尚書從容叩:「回皇上,戶部沒有意見。」
「既如此,都下去吧。」
四人出門,各自打著算盤。
紀郎中對著蘇義孝,吹鼻子瞪眼睛,而後拂袖離去。
劉尚書朝著兩人拱了拱手,笑道:「告辭。」
吳尚書扳回一城,此刻心情愉悅,拍了拍蘇義孝肩膀,「回去好好干。」
傻人有傻福,看來皇上喜歡他這副老實相。
蘇義孝回去就將今日之事,一字一句,原原本本告訴了蘇希錦。
蘇希錦聽後,卻道,「事情恐怕沒那麼容易解決,阿爹以後多注意田的動向。」
「你的意思是他們還會找事兒?」
「有皇上的話,一時半會應該不會出問題。」蘇希錦道,「只是戶部不會輕易放棄。」
好不容易一道撕開口子,對方怎會收手。
蘇希錦突然感覺到屯田這個位置,不如她原先想的那麼簡單。
蘇義孝聽說後面還有動作,立刻憂心忡忡。得虧蘇希錦好一陣安慰,他才放下心來。
安慰好爹爹,蘇希錦找來商梨,「你去請邱小姐過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