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再度降临时,乾清宫灯火通明,只是有些事情,不会因为你选择了冷处理,就会朝你预想的展。
“皇兄,臣弟有些不明白。”
东暖阁内,朱由检坐在锦凳上,手里拿着一封奏疏,眉宇间带着疑惑,“为何朝中有这么多的人弹劾熊廷弼,甚至在京城坊间各种流言四起,您不想着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却让内廷着手筹设报纸呢?”
“难道此物有何独到之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处境?还有…尽管熊廷弼事先向御前呈递密奏,向皇兄言明他要做的事情,但臣弟总觉得熊廷弼此举,分明就有……”
在讲到这里时,到嘴边的话,朱由检却讲不出来了。
“有什么?”
朱由校抬起头来,看向朱由检说道“以臣子身份试探天子圣意?”
尽管朱由检没有出言回答,不过那坚定的眼神,却表明了他心中所想。
“那朕就先回答你这层疑惑。”
朱由校笑笑,倚着软垫说道“依着皇弟的意思,熊廷弼做出这种事情,朕究竟要不要严惩呢?”??。??????????。?????
“臣弟觉得要严惩。”
朱由检皱眉道“孔子云……”
“别提孔子,就说你的真实想法。”
朱由校摆手打断道“朕让你在乾清宫进修,拿朝的中一些政务来考校你,是为了听到你的想法,而不是死记在心的东西。”
“是。”
朱由检整个人显得有些局促,但很快就恢复镇定,微微低道“依着臣弟的看法,熊廷弼以臣子身份,通过一些事想试探皇兄,这摆明就是有想法的,对君不纯粹,遇事计较利弊,这就是最大的原罪!”
果然。
听到此言的朱由校,表面没有什么变化,但心底却生出些许失望,朱由检的这套认知明显是有问题的。
在原有时间线上,崇祯帝御极登基,尽管勤政克己,努力想挽救大明颓势,但是做的很多事情与决断,摆明就是有问题的,这也难怪世人会说崇祯帝要是不折腾,不表现的那样勤政,大明国祚说不定还能延续的久一些。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崇祯帝固执地认为,他作为大明的皇帝,那他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决断,底下的臣子就会绝对服从,甚至遇到一些危急情况,底下的臣子就会力挽狂澜,就会排忧解难。
可事实上并非是这样的。
所以在遇到臣子欺瞒他,臣子没有按他想的去做,那么崇祯帝就会被愤怒左右,从而丧失判断,如此也就做了很多惊人之举!
但恰恰也是崇祯帝做的那些事情,加剧了大明君臣离心离德,加剧了大明吏治崩坏,加剧了大明内部矛盾激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导致甲申国难的生,继而使得大明社稷轰然倒塌。
“那依着皇弟所想,不管朕下达任何旨意,底下的人都会绝对服从?”想到这里的朱由校,看向朱由检反问道。
难道不是吗?
在朱由检的心底生出想法,毕竟自家皇兄是大明皇帝,执掌生杀大权于一身,作为大明的臣子,不绝对服从于天子,那要服从于谁?
“臣弟是这样想的。”
迟疑刹那,朱由检正面回答。
“那要真是这样,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人会弹劾熊廷弼?”
朱由校提出问题。
“那是熊廷弼犯了众怒。”
朱由检回道“熊廷弼在京营做的事情,明显是违背我大明军律的,倘若人人都像熊廷弼这样,那就没有规矩可言了。”
“可熊廷弼做的事情,也是在遵循朕的旨意,朕的意志,切实是在整饬京营。”朱由校神情自若道。
“这……”
朱由检一时语塞,不知该讲些什么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