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水稻产量大概在8oo斤左右。但朱棣这个时期也就只有5oo斤
粮食的增产和人口的增加不成正比。
而且作为马皇帝,朱棣这么多年动过十多次战争。
明朝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被征集为军粮。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怎么样。
要是大明能够有此神物,以朱棣的性格,不把大明周围那些小国全部征服是不可能的。
就连郑和怕是也得多下几次西洋了。
(郑和死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大家也不要太过较真儿。^_^。)
【我国水稻能有如此高的产量,与一个人的关系是紧不可分的,他就是袁隆平。】
视频中出现袁隆平爷爷的照片。
“这就是后世神农吗?”
“能将水稻产量提高的如此巨大,这神农的称呼,他当之无愧啊!!!”
“此等功绩,完全配享太庙!!”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经历的是饥荒,吃不饱的,1953年,大学毕业的袁隆平来到安江农校工作,如何让新中国的老百姓彻底不再饿肚子,这成了年轻的袁隆平励志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
嬴政记住了这两个年份。
“竟然在短短7o年内就能解决十四亿人温饱的问题,这为先生当真乃神人也!”
【196o年,袁隆平负责研究生产的水稻田里,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株水稻稻穗特别大,颗粒非常饱满,袁隆平如获至宝,把这株水稻的种子再次种下。但饱满的水稻却并没有再次出现。袁隆平并没有失望,他突然现一件事,这可能是株天然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水稻也能杂交吗?”
皇帝们眉头紧皱,都把负责农事的官员叫来询问。
只不过这些官员们对此也是知之甚少。
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过所以然来。
正当他们战战兢兢等着陛下的问责。
光幕突然说道
【水稻的繁殖,往往是自己的雄花给自己的雌花授粉,但如果存在天然杂交水稻,证明只要改变自花授粉,让两个有差异的品种杂交,互补优良的基因,就能种出产量更高的水稻。】
“这就叫杂交吗?”
所有人都有些似懂非懂。
【这个研究的过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袁隆平从未放弃,到1976年,杂交水稻终于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6o年时间,水稻亩产从1958年的平均亩产4oo公斤,提升到了2o2o年的亩产一千五百公斤,袁隆平用他的一生,让中国和世界亿万人民远离了饥饿。】
【袁隆平说过,我一直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2o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功绩奉献却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