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不结束,百日之后,恐怕也很难捡起来了。
其实这本书没有大纲,细纲更是没有,只有一条东行西去南下北上的路线,以及对一個个人物的想法,情节全靠现想。
然后我又习惯挖坑。
比如一个人物结束,就要想好后面的出场。
();() 这个习惯极为不好。
因为想的越多,写的就越慢。
然而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多人刚出来就被我想好了结局。
情节自然也就出来了。
唔,大略想一想。
比如贺莺,翟铎赵前,都是早就定好了要去往哪里做甚么事的。
王英燕顺……
这俩残废在我安排里面是在宋江上山(不是梁山)之后,挑衅郑屠被杀,从而引发郑宋冲突的。
对了,还有栾廷玉他们三个。
是因为阮小七他们跟了郑屠,生辰纲人数不够,补给晁盖的,同时加强晁盖阵营力量,为晁宋大火并添加导火索。
还有阮小七李宝留在江南,就是给下下个登州大剧情做准备,同时解决登州孙立孙新的问题,顺便引出宗泽(宗泽这时候在莱州做知县,然后马上调到登州做通判。邹氏叔侄打盐帮会在宗泽手上吃亏。)
说到这里,插上一句。
因为我资料准备不好,历史知识也不够充足,开书只有一本水浒传,那么历史人物是否登场,取决于我当时有没有查到他。
比如李宝就是,忘了是什么时候了,随手搜了一句,宋朝水将,头一个就是李宝,然后再看他的生平,活动时间,籍贯,才给了个年轻小人儿的设定。再看他也是街头成长起来的,离着梁山不远,那么想要追随郑屠的想法也就出来了。
我很喜欢阮小七,但只他一个在边上也有些孤单,正好李宝出来,便与他做个伙伴。
后面给小七配了锦儿,那么李宝也不能忘了,就看书中有哪些女性,然后方腊女儿金芝公主就进入了视线,计划是方腊败亡后,方灵邓元觉带着兵将投奔梁山。
本来还要顺势引出方杰与方天定的矛盾,好给方腊败亡埋下伏笔,结果疲累之下,写着写着也给忘了。
还有心心念念的晒盐地盘,等宗泽搞定就可以处理了。
再顺势引出大金。
另外还有北上之后,卢俊义,柴进,武松,石秀,时迁,王进……
还有许多,一时想不起来了。
零零散散的。
越说越舍不得。
我连生辰纲都还没写到啊。
罢了。
罢了。
絮絮叨叨说了这些,各位看官也莫要嫌烦,马上就没有了。
只剩最后一句。
感谢纹恪、lxycooper等等每日投推荐票的书友。
感谢寻思啥呢啊、丶一缕阳光丶等等打赏的书友。
感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留言鼓励的书友。
感谢台风之子哈尔西、爱鸡腿的长情、真就啥都看呗、正版暗夜、皮皮小毛孩、雪肃辽东、槐安国主、酒气啸半唐、绝世黄瓜X等等一直追订到现在的五十余位书友。
感谢广垚、无尽*星空、低调的老哥等等所有投月票的书友。
感谢所有订阅的书友。
以及所有收藏本书的书友。
谢谢你们。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