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哚!哚!哚!”
贾蓉拈弓射箭,箭失如流星,一枝又一枝不断往箭靶红圈上扎入。秦钟、崔师傅、贾琏、贾蔷和孙瑞等一众小子,全都目不转睛,眼睛里流露出精光,默默数着扎入红圈里的箭失数量。
“一,二,三……”
突然,贾蓉有一枝雕羽箭射偏了,并没有扎入红圈靶区的麻绳上,反而扎入了红圈之外。
失误了!
人群中,有人失望的叹息。
可贾蓉的失误,还不止是这一次。此刻他感觉双臂微微发酸,力道和准头的感知力下降,尽管施展巧劲发箭,但准确度却一箭不如一箭。
最终,贾蓉的成绩出炉。
“十二中九!”
贾琏、贾蔷走过来安慰贾蓉,说这个成绩放眼整个禁军都是一等一的,便是去了京营,也是神箭手。
“更何况,蓉哥儿你还年轻,筋骨还没长全。待以后拉力再强一些,便是十二箭全中也是等闲。”
贾琏羡慕的安慰着贾蓉。
披甲步射十二中九都不满意,贾蓉真是飘了。
与此同时,他也暗暗惊叹:“这才过去多久,蓉哥儿的力气怎么涨了这么多,都能拉开15力的硬弓了。难道,蓉哥儿真的继承了宁荣二公的筋骨天赋?”
射箭嘛,拉力是最重要的。
没有力气怎么射箭?
普通人熬练力气,是举石锁、拉硬弓、舞大刀。还得吃肉喝酒,把筋骨培养起来。最好养出“将军肚”,去了战场上才能穿戴沉重的盔甲,长时间的骑马作战。
但是,人与人不能一概而论。
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天赋和努力”。努力坚持是后天,“天赋”是先天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天赋比努力还要重要。有的人,天生就筋骨强健,远胜于人。
先祖宁荣二公就是这样的人。
二代贾代善和贾代化,也继承了这样的优点。
但三代以来,贾族的“尚武天赋”就渐渐失传了。真应了那句话“读书怕累,从军怕死”,全都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直到贾蓉的“突然改变”,让贾族人看到希望。
好像贾蓉身上继承了宁荣二公的天赋。明明没怎么努力,这力气却一天天见长,真是个天生的武将。
其实,这是贾蓉的“金手指”和《八部金刚功》结合的成果。他穿越后,身体异变,不但恢复力惊人,感知力惊人,就连力气也是缓慢增长。
练习《八部金刚功》后,贾蓉“金手指”发挥到最大,每日增长的力气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可以拉开15力的硬弓。这也是他射箭精准的底气。
“还是要多练。”贾蓉笑道,“我这练箭习武是半路出家。想去京营里谋职,去战场上搏杀赚战功。现在不练怎么行?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嘛。”
();() 此言一出,无论贾琏、贾蔷还是崔师傅,全都感慨赞叹。
“蓉哥儿(大哥哥、蓉大爷)果然是个天生的将才呢。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可说的真好。”
于是,受到“激励”的贾琏、贾蔷,包括秦钟,都拿起弓箭,面露坚毅之色,开始习校射艺。
能坚持几天呢?
贾琏和贾蔷他不敢保证。
但是秦钟,经受贾蓉的指导,却准备让他坚持下来。把身子骨熬练好。不仅能改变年少夭折的惨剧。说不定,也能在未来给他帮上忙。
毕竟小舅子,在古代也算是最亲近的一种关系了。
就这样,贾蓉几人在天香楼箭道下,顽了一上午射艺。直到太阳高悬,晒得身上皮肤刺热了。众人方才歇了。
“崔师傅,晌午在府里吃了,下午咱们去城外练习骑射。”
贾蓉笑着对崔师傅说道。
经过一上午的练习,贾蓉进步飞快,已经习惯了沉甸甸的盔甲重量。包括山文甲、齐腰甲、锁子甲、布面甲等几套大周常规形制的铠甲,贾蓉都尝试了一遍。一次次练习下,贾蓉的披甲射艺精准度,也在缓慢提高着。像稍微轻一些的“布面甲”,贾蓉已经可以达到“十二箭全中”的成绩。
其他铠甲,也基本在“10枝”羽箭以上的命中率。
待再过一些时日,贾蓉力气再大些,可以挽开更强的硬弓。披甲射箭的准确率还会再提高,直到“百发百中”。
所以,贾蓉准备下午骑马去城外,开始请教“骑射”的技巧。
直射、抛射、散射……
听着就让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