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人物传记300字 > 第67章 严嵩古往今来奸相多严嵩事迹堪嗟哦(第1页)

第67章 严嵩古往今来奸相多严嵩事迹堪嗟哦(第1页)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中期一位极富争议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着名的奸臣之一。

他生于成化十六年(148o年),逝于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

经历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尤其在嘉靖帝时期权倾一时,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深刻影响了明帝国的政局走向。

一生平概述

1早年经历

严嵩出身寒微,但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于弘治十八年(15o5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起初,他以文才着称,曾因直言敢谏而受赏识,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然而,他的政治命运在正德年间并未显着上升。

甚至因为得罪权贵而一度回乡闲居,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政治手腕和处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嘉靖帝时期的崛起

嘉靖帝即位后,严嵩凭借其文学修养和机敏,逐渐得到皇帝的信任。

他擅长揣摩上意,善于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献给天神的表文),这在崇尚道教的嘉靖帝眼中尤为珍贵,使得严嵩的地位迅攀升。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严嵩升任礼部尚书,随后又担任内阁大学士,逐步掌握了内阁大权。

3权倾朝野

随着地位的巩固,严嵩开始排除异己,培植亲信,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其子严世蕃。

严世蕃虽貌丑且跛足,但极具智谋,成为其父政治活动中的得力助手。

他们父子二人联手,利用手中权力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同时打压忠良之士,如杨继盛、沈炼等人皆因弹劾严嵩而遭到残酷迫害。

4崩溃与结局

严嵩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也种下了衰败的种子。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御史邹应龙借风灾弹劾严嵩父子,指控他们“贪污误国”。

嘉靖帝终于对严嵩的腐败行为感到不满,加之道士蓝道行通过扶乩(一种占卜方式)暗示严嵩不忠,最终导致严嵩被罢黜,所有官职被剥夺。

严世蕃则因罪被斩,严嵩虽然免死,却落得家产充公,晚年凄凉,寄食于墓舍,直至八十七岁去世。

5历史评价

严嵩的一生,是才华与贪欲并存,荣耀与耻辱交织的复杂历程。

作为文人,他的诗文才情斐然;

作为政治家,他手段毒辣,贪污腐败,导致国家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后世史书多将其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其形象也常常出现在戏曲、小说及影视作品中,成为警示后人的反面典型。

严嵩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更是对权力腐蚀人性、道德沦丧的深刻反思。

二主要罪过

严嵩,明代嘉靖时期的重臣,以其长年位居辅并掌控朝政而闻名。

但他的名字更多地与贪腐、结党营私、排挤忠良及祸国殃民联系在一起,成为历史上典型的奸臣形象。

严嵩的主要罪过,概括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1政治专权与排除异己

严嵩最显着的罪过在于他长期把持朝政,利用嘉靖帝沉迷道教、疏远朝政的契机,逐渐掌握了内阁的绝对控制权。

他通过谄媚逢迎、操纵奏报等方式,使得皇帝对其深信不疑,从而得以任意摆布朝政。

在这一过程中,严嵩对那些不顺从其意的官员,特别是正直敢言的士大夫,如杨继盛、沈炼等,进行无情的打击和排挤。

动辄以“诽谤朝廷”、“谋逆”等罪名加以陷害,导致大批忠良之士被贬谪、入狱乃至惨遭杀害,严重破坏了朝廷的正常运作和官僚体系的纯洁性。

2巨额贪污与家产庞大

严嵩及其子严世蕃的贪污行为臭名昭着。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不仅接受贿赂,还插手盐政、边防、工程等领域的事务,从中渔利。

严氏父子的财产积累到了惊人的程度,据说其家产富可敌国,金银财宝、珍稀古玩堆积如山。

这种贪婪无度的行为,严重侵蚀了国家财政,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3军事失误与边疆危机

在边疆防御方面,严嵩的决策失误也给国家带来了重大损失。

面对北方蒙古俺答部的侵扰,他一味采取保守策略,不愿增兵加强边防,反而削减军费开支,以图节省银两供自己挥霍。

这种短视的政策导致边防松弛,蒙古铁骑多次南下劫掠,百姓深受其苦,如“庚戌之变”就是严嵩时期边防危机的集中体现。

此外,他还纵容儿子严世蕃与边将勾结,借机渔利,进一步削弱了国防力量。

4文化压制与学术腐败

严嵩还对文化领域造成了恶劣影响。

他不仅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在文化上也实行高压政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