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陕省使者,惊醒了陷入醉生梦死的李云飞。
陕省的压力,让他不敢再沉迷于曾婉的美色之中。
召集了十二位团长,开始为明年的出兵,提前做各种方案了。
第一版的方案,足足做了近半个月。
看起来堆了满满的一桌子,但简略的说,并不复杂。
李云飞现有的新编团,兵力三千两百多人。
预想是每个连能分配四门到八门火炮。
每个排能够分配轻机枪到五到十挺。
但现实情况是,根据军工厂的产量,到四月份截止。
可能每个连也就分到一门炮。
而轻机枪,一个排可能也就分到一挺罢了。
可即便如此,李云飞也非常自信。
这样的编制,如果面对1936年的汉斯国陆军,可能是稍有下风,低了一个档次。
但面对西北地界上这些只有轻武器的军阀。
绝对可以无脑平推了。
只可惜半个月前,刚建好新工厂后。
李云飞就安排在延寿县建造石油工厂,而不是军工厂。
这让他颇为懊恼,感觉这似乎是个错误的安排。
不然,多增加一个军工厂,虽然产量不会产生质的变化。
但起码可以让新编团,可以携带更多的火炮和轻机枪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
先说宁省,整个省,也就不到五十万的人口。
怎么算,马鸿逵也撑不起三万的兵马,甚至可能只有两万人。
如果只安排一个团,单独对抗马鸿逵的两到三万兵马。
可能会在兵力上有所吃亏。
但两个新编团一起向宁省发起进攻。
那马鸿逵是无论如何也扛不住的
然后是疆省,据悉有三百多万人口。
按照人口比例来算,马钟应也就三万到五万的兵力。
只是因为疆省疆域太过庞大。
足足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而且还与苏国接壤,有着两千多公里的边界线。
保守起见,李云飞打算交给张志中所率的一个师和两个新编团来攻略。
再下来就是青省、蒙省和藏省。
这三个省几乎可以说是未开发的不毛之地。
蒙省和藏省都不足百万人口,而且当地还存在着极为落后的封建制度。
只不过这两个省都有大量与苏国和印国的边界线,虽然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但李云飞还是打算各派两个团前去。
至于青省,人口也就一百三十万。
而马陵,又是三马中最拉垮的一个。
根据情报,其手下也就不足两万的匪兵而已。
而且青省地理复杂,并不是很适合大兵团发挥。
加上马陵统治基础薄弱,兵力又会进一步分散。
所以,李云飞自信新编的一个团就足够打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