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很快就收到了张志中的回信。
对于让他绕侧这种事,张志中不但没有反感,反而跃跃欲试。
只是对于李云飞在秦岭山口空耗时间的做法。
张志中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意见。
将四团的重武器都交给二团,以二团为尖刀主力直插长安。
一团和四团只需要负责填线和保护侧翼就行了。
与此同时,张志中将从宝玑方向直扑长安。
这样,也就只需几天的时间。
两军就能在长安城下会合。
到时候至于是打还是招降,那就全看李云飞的心情了。
看到张志中这个提议的时候,李云飞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他觉得,一团和四团几乎就只是拿着烧火棍的轻步兵而已。
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有些疑惑的李云飞招来了苏权、董正和贺廉仲。
没想到,这三人对张志中的意见大加赞同。
苏权表示。
杨湖澄部经过这一役,对李云飞的军队已经产生了阴影。
而自家部队此时正是信心高涨,战斗力爆棚的时间段。
以二团为尖刀打开敌军的封锁线,没有丝毫的难度。
剩下的就是一路驱赶敌军至长安罢了。
董正对此也深度认同。
如果能在此时对陕军建立起绝对的心理优势。
那么后期对其进行招降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贺廉仲说的就更详细了。
真实的战争其实并不像玩游戏。
部队和部队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精锐部队作为尖刀,有普通部队的作为预备或者填线。
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了。
反而李云飞一视同仁,所有部队都恨不得装备到牙齿的行为。
现实里是根本就不存在的,甚至是很幼稚的。
退一步说。
一、二团本身在李云飞的麾下就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了。
用来做尖刀一点问题没有。
即使是在缺少装备的时候,作为填线部队。
发挥出的战斗力也要比一般军阀的嫡系部队要强的多。
这番话让李云飞陷入了沉思。
难道自已真的是在误区里吗?
难道不是因为人力不足,所以才只能走精兵路线的吗?
想到这里,李云飞提出了一个问题。
二战汉斯的闪电战难道不是全员精兵吗?
没想到苏权画了一张图,让李云飞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闪电战。
闪电战并不是一大堆精锐部队或者装甲部队全线铺开,一路平推的。
而是在空军夺取制空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