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大佬,连开个瓶盖都能玩出花儿来。
乐瑶这边还在感叹,韩愈那里已经举起汽水瓶子喝了一口,道是味道还不错,比在京市喝的甜爽。
乐瑶心道那是,她可是特地在拼夕夕上买了冰袋冰着的,味道自然很好。
韩愈几口喝完将瓶子还回来,一起给的还有两毛汽水钱。
乐瑶极其自然地接下,没有因为他是大队长就不收钱了,毕竟都要一笔一笔清楚地记在账本上的。
韩愈看着她忙碌,沉默着没有再开口说话。
静谧的气氛中,乐瑶忙着整理收尾,一时间忘记了他的存在,等终于忙完回过神想起来时,再抬头人已不见了。
接下来几天,大家都忙得脚打后脑勺,谁也没有再凑到一起说闲话的机会。
直到一周多的时间过去,繁忙的秋收工作终于进行的七七八八,地里成熟的粮食经过大伙的努力,基本都是弄回来了,一堆堆的垛在大队仓库里放着,剩下的就是慢慢再拾掇精细,好交公粮。
前面紧赶慢赶的是防着天气突变,如果磨磨蹭蹭地收秋,期间万一突然下起雨来,那大家伙一季的劳作就全泡汤了,能心疼死。
心疼事小,饿肚子事大。
为了不饿肚子,大伙也得掏出十二万分的力气来,将粮食匆匆收起来放进仓库,才好安心。
弄好这些,后面脱玉米粒儿、碾大豆壳什么的就不急了,慢工出细活。
粮食刚收进仓库,天上很快飘起雨来,众人看到立即庆幸不已。
还好他们按照往年的经验,又被大队长要求鞭策着,收秋收的特别麻溜利索,才能将将赶在雨下来之前,把全部粮食收进仓库,不然真泡汤了去,他们可不得哭死啊。
这波忙完,大队长照常又给了两天假,打算等大伙休息两天缓过来后再继续拾掇粮食。
因为就只有两天功夫,队小学那边也没开学,知青们于是有了空闲时间。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们八成是趁机往县城跑,逛逛供销社,买点需要的东西,再去国营饭店打打牙祭添添油水啥的。
但现在这不下着雨呢么。
天上下着雨,出行就不太方便了,同时水叔的骡车也被大队长拉走公用,井不能再给他们行方便。
知青们索性这次不去县城了,不约而同地都往乐瑶这里跑。
乐瑶将供销点的屋子收拾出来,中间摆上桌子和板凳,又自费放了点瓜子花生和水,让他们坐着唠嗑闲聊。
“听说大队长一早就乘着水叔的骡车进城了,早知道我就起早一点,说不定还能蹭个车。”
“外面飘着雨,你怎么蹭淋着雨吗这样跑一趟回来感冒了怎么办”
“哎哟我就说说嘛,你们知道大队长到县城干什么去了吗”
这事儿大家哪里知道,都不清楚的。
那提出这个话题的男知青得意洋洋,吊起所有人胃口后才慢悠悠透露道“好像是去接新来的知青呢。”
大家一听这话,瞬间支棱起来。
“新知青”
“又有知青要来了吗”
“那我们岂不是成老知青了,这才多久,半年都没有吧。”
最后一句是之前的新知青唏嘘着说的,如果刚才那男知青透露的属实,那等新的知青来到,他们这些新知青也就自然变成老知青了,心里一时有些复杂。
乐瑶听着他们说,心里也挺唏嘘的。
她当新知青才几个月呀,这就又有新知青要来了,她很快就要变成和王知青他们一样的前辈老人了。
孙彩霞考虑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上头盘算的可真好,秋收刚过呢,大队里才多些粮食。”
就跟他们当初过来一样,队里才收了一波粮,立马又要分来几张嘴。
之前他们还不怎么理解大队队员们刚开始对他们的隐隐排斥,现在可算是明白什么感受了。
王知青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这种事,对此早已习惯了,倒是没多少感慨的心情。
他关注的是外面一直连绵不断的秋雨,叮嘱大家伙晚上回去一定要多盖点东西,明早起来说不得就要加衣服了,毕竟一场秋雨一层凉嘛,小心无大错。
其他知青纷纷应声,转头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
“哎呀,这次来的知青肯定运气不太好,你看这雨下个不停,他们得淋着过来了。”
“那可不,行李啥的八成要被淋湿了,咱们那会儿倒还好点,没有赶着雨天到。”
“来了后还得干活,仓库里堆着的粮食可还没拾掇干净,可巧让他们赶上个尾巴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