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个灯泡一般不超过40瓦,否则被认为是浪费,会挨批的,因此家家大都是15瓦,也有25瓦的。
偶尔能看见有100瓦大灯泡,基本都是偶尔在院子里办红白喜事才能看见。
点个灯都费劲,更别提更耗电的家用电器了,电视机在家庭里基本没有,电子管收音机也是少数人家才有的。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是1953年开始研发上剩
谁家要是有一个发绿头的米黄色木壳箱体匣子,体积大约是30*20左右,有两排脚拖,放在家里的柜子上。
那绝对会在收音机上长期放置一个毛主席石膏像,视为宝物,不敢掉落。
收音机面板上是纺织麻布料包裹木板,一个开关旋转钮,一个调台透明有机玻璃转盘,能看见后面一发光管的灯光,显示启动状态,喇叭应该在面板的中左边位置。
虽然有了收音机,但最多只能收听五六个节目。
电子管收音机开机后不能马上出声,必须预热几分钟,预热时收音机发出嗡文交流声,调台时,收音机还会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
这时极少数家有带许多按键收音机,能听许多个波段台,包括能听见直报数字代码的“敌台广播”。
62年起,国产化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崭露头角,普及率还不高,只有区区几个品牌,春雷,熊猫,牡丹,红旗,红灯,每台约160元左右,相当于学徒工一年的工资。
还要需要经常更换一号电池,大都是四个一组,也是一种挑费。
用后来时髦的话,这玩意就算你买得起也用不起,大多时候就是摆着装b用,谁来家里做客,看到柜子上有收音机,就会对你家另眼相看。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道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适用。
就像他现在拎着各种肉回去,冉秋叶必定对他另眼相看。
只是他回去的时候,冉秋叶正好去了棒梗家,也就没打上招呼,没关系,先做菜,家访很快就结束了。
至于三大爷,高斌隔着他家窗户都能听到他显摆自己‘劳动’成果,正跟家人要吃大餐呢。
高斌笑着摇摇头,三大爷要是知道自己今买这些好东西,还有他的贡献,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不管那么多,高斌进了屋就开始忙活了,没一会儿,土豆炖鸡的味道便飘散开来,大院每家每户都能闻到。
这下可好,有事儿没事儿的到高斌家门前晃悠,有想要试试打秋风的,也有闻着味儿恰柠檬的。
三大爷最狠,坐在长椅上,眼神骄傲的不行,就差明着告诉所有人——这鸡肉必定有他一份儿!
这还不算完,接着是炒腊肉的味道、红烧肉的味道,大家都在猜测高斌今有什么大喜事,一晚上做这么多硬菜。
不过四合院是没有秘密的,尤其有个阎埠贵在,冉老师和高副部长相亲的事情,立马从前院传到后院。
此时,秦淮如家里,一阵咕噜噜的声音从贾老太太肚子里传出来。
秦淮如尴尬到脚趾扣地,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至于吗?
贾母:至于!这个高斌做饭也太香了吧?
其实不是高斌手艺好,实在是这年头的人对于肉的痴迷,完全不亚于仙女们对花西子的追捧。
该不,这年头的一顿鸡肉,是不是得顶两个花西币?
什么?吃不起?
那是不是得思考一下你为什么不努力工作?
咳咳~
还好,冉老师听到动静后表现的很平静,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那个,棒梗妈,这学费的事,你真得想想办法了,已经拖了这么长时间。”
一听这话,秦淮如眼中立马浮现雾气:
“冉老师,我家这情况您也看到了,是真的拿不出钱,再宽限一段日子吧,一有钱我肯定交上!”
冉老师苦笑道:
“这个,棒梗妈,不是我逼你,是学校那边催我,我只能通知您。”
“我知道我知道,棒梗在学校没少调皮捣蛋,多亏您照顾他。”
“那都是应该的,棒梗挺聪明的,你们当家长的得好好教育,别让他走了歪路。”
“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教育。”
甭管冉秋叶什么,秦淮如都得捧着,没办法,谁让她交不起钱呢。
正着呢,棒梗领着傻柱进来。
看他专门输了头发,皮鞋锃亮,一准儿是听有美女在,特意做了打扮才过来的。
“妈,俺傻叔他替我交学费。”
“什么?”秦淮如诧异的看着傻柱。
但傻柱眼睛都快掉到冉秋叶身上了:
“是冉老师吧?早听棒梗你漂亮,今儿看到真人了,确实美的跟副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