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慕洋人是什么意思 > 第10章 电脑和保险柜钱箱(第2页)

第10章 电脑和保险柜钱箱(第2页)

《天鹅湖》的《四小天鹅》一段,张桥弹奏测试音准,他老爹却镇住了。大学前从没见过钢琴,他没理由会弹钢琴。总不能说也是托监狱的福,坐牢学了电子琴,有基础又自学钢琴,水平堪比业余七级。话说回头,刚才他的指法生涩的像狗刨地。脑子里有业余七级的记忆,手指没有肌肉记忆。若想恢复前世水准,至少练上几个月。

“小朋友弹的曲目。”乐器店伙计看出来了,不屑嘲笑。

老张由惊愕变难堪。敢情自家儿子真的只会一点点,糊弄外行。

三十岁前与音乐绝缘,张桥进了监狱,音乐有如唯一的阳光。那些年,音乐曾是他最骄傲的事。不过,他不想多说。伙计的嘲笑正好忽悠老爹,他走到另外的展示架,拿下一把吉他,一块算账。

“吉他也是保险柜?”老张继续找茬。

张桥答:“不,是钱箱。”

15o钢琴果然是寄卖的旧琴,价钱便宜的“惊人”。内地市场尚未开,没到名牌乐器炒成天价的时代。一老一新两样乐器四万六千港币,包送包维修一年。交了钱,马上打包出门。

头一次看别人的轻卡给自己送货,父子俩相视而笑。

货到出租房,送货人离开。张桥拆卸钢琴的背架和大板,夸奖说:“阿爸,知道吗?你今天少说挣了几十万。”拍拍琴身又道:“斯坦威钢琴,牌子响亮的很。越老越值钱,过二十年再加一百万也买不到。”

“不会吧?”老张不淡定了。他只是贪图琴身高大好装“战利款”,是旧琴也看不出来,没想过占便宜。

“斯坦威是钢琴业的头号品牌,世界上所有音乐会的演奏用琴,斯坦威占了九成。但是,它的销售量不到所有钢琴销售的百分之五。为什么呢?因为它讲究精益求精,每年产量很小。所以,极具收藏价值。我拆这块板叫大板,也叫共振板,和排档助木、框架、弦码组成音板。音板是最重要的部分,钢琴好不好看音板。斯坦威音板的用料是北美云杉,不是普通云杉。选材要求每英寸不小于十个年轮,导致音板技师每年大半时间耗在选材……”

想要信任老爹,先得获取老爹的信任。张桥有意增进交流,卖弄学问是大学生的通病。前世,除了血缘关系,他和老爹少有交流,只比陌生人好点。今天,老爹的阴阳怪气,添堵、挑剔,他后知后觉意识到,露马脚的是自己。昨天乃至七月四日后这些天,表现的太妖孽了。就差没宣布,我二世为人、我作弊。老侦察兵似乎在识别儿子的真伪,他必须证明自己。否则父子猜疑,别想共同守住“白吃黑”秘密。

“你懂的不止一点点啊!”老张乐见儿子头头是道。他帮人拉过老旧坛坛罐罐,货主宝贝的不行。港九经济见好,收藏爱好者如过江之鲫。

“我们学校有音乐系。”张桥又得编半真半假的故事,“我们也开音乐课。懂点相关知识,见钢琴好玩学弹了一点。另外,野导游一个月做不了两次,我也经常当搬运工。搬运的钢琴,少说有二十台。”

“我来!”

老张夺过儿子手里的螺丝刀,扭开大板的一颗螺丝,冷哼说:“你一个人搬钢琴?”一台钢琴五百公斤左右,一个人不可能搬的动。张桥心里鄙视老爹吹毛求疵,傻笑说:“我有个搭档,我们合伙买了一架人力三轮,他六我四……”他的故事逐渐变真实,越来越可信。

大板拆下,父子俩从床底拖出纸盒箱,用塑料袋分装钞票,每袋十把。然后,将塑料袋堆在琴背的格拦上,堆满再安上大板、背架。幸亏老张慧眼识“琴”,13o琴的话,肯定不能“冚唪唥”装完“战利款”,15o琴也有部分塞进踏板面板后。

“你搭档是哪里人,同学?”

“不是同学,桂淋华侨农场的人。名叫洪岘,比我小两岁。七几年南边那个国家赶华人,他八岁回国,初中辍学打工,我在工地上认识的。”

“他老豆是工头?”

“嘿嘿,阿爸。我同学老豆是工头,骗你的。洪岘老豆早去世了,老娘改嫁。这小子喜欢开车,经常偷开工地的车,我也是。”

老张睡不着,是他梦见儿子是黑色老大。醒来越想越惊恐不安,如大祸临头。与娘舅会面后,他基本能够坦然接受“白吃黑”。回过头来,却被自己儿子吓到了。谁见过一个贫寒小子,投注一百多万面不改色心不跳,如同扔树叶?联想上水酒吧、白吃黑、元朗车库,张桥表现的机智、沉着、胆大。临危不惧,敢打、能打、会打。最难得是,每每留出转圜的余地。这不是未满二十二的大学生,这是彻头彻尾的老江湖。他想破脑袋,不可能想到儿子有假或二世为人什么的,他怀疑儿子加入犯罪团伙。而且,不是老大也是排的上号的大头目。在内地,逮住分分钟枪毙。因此,过去四年儿子经历了什么,他很有兴趣了解。

张桥不怕回忆大学打工的峥嵘岁月,桂淋是国内最先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他老爹从未去过,有的是自由挥空间。

“唉!”老张一声叹息。既像感慨儿子不容易,又像松了口气。

十二点半了,出门吃饭。张桥带老爹没走多远,就近去一家意大利餐厅。餐厅名字古怪,翻译过来是:优质舌头。

“这是横肝?”老张吃了几口意面充饥,挑剔主菜。

张桥说:“是,尝一尝意大利人的做法。”猪脾他老家叫横肝。巴马芝士之类的意大利特色,不对国人口味,这家餐厅的慢烤猪脾及猪腩肉比较出名。

“还行,适合下酒。”老张尝了两块,看向吧台的酒柜。

张桥打响指招来侍应生,开了一支白葡萄酒,笑说:“阿爸,我还是怀念你做的姜酒爆炒横肝,又爽口又进味,最好下饭。”

“你记得我炒的横肝?”老张高兴地喝一大口酒,“以后有空了,想吃我再炒。嗯,这个酒味道比红酒好。”

张桥陪喝一口说:“书上讲,意大利白葡萄酒,天下第一。”

父子俩说起吃喝,气氛比任何时候融洽。爱好美食,或说嘴馋,是张家的遗传。以前在内地老家,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老张都是捕捉好手,厨艺也相当不错。据说是祖传的手艺,老张学到不少。张桥小时候家里缺钱,从不缺吃。

铁了心扭转反常形象,张桥抓住老爹喜欢他回忆,不厌其烦细数家中长辈,谁做菜好吃、谁做菜像猪狗食。前世他长期不归家,想家的内容就是这些点滴。没有丝毫作假,还真情流露。尤其说到姑妈,他老爹同父异母的姐姐,禁不住哽咽。高中时得姑妈关照三年,前世姑妈去世他却没有奔丧。

“你姑妈今年退休了,抽空回去看看吧,她有两年没见到你了。”

听儿子说半天,老张好受多了。尽管不能肯定儿子与犯罪团伙无关,但他感觉出儿子不是作恶多端的人。即使做过坏事,也是迫不得已。

“争取春节吧,接下去有得忙!”张桥说。

洗白“战利款”是头等大事,老张点点头。喝下最后一口葡萄酒,下意识看向吧台。看见电视机开了,一群马在奔跑。他猛然睁圆眼睛瞪儿子问:“你忘记下午要干什么了?”

“下午干什么?”张桥懵圈地像小孩抠头。

老张作势要掀桌子,总算想起在哪里。手撑桌面站起,头向吧台甩,沉声说:“看那里!”

“哎哟,走!”张桥看了一眼电视,从座位弹起。

匆匆埋单,父子俩出门打车去沙田马场。

赌马投注一百多万忘记干净,那是不可能的。张桥入戏了,他演一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