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玉无奈地摇头,让她跟着来真是失策。不过现在装满了,再扔下去又不现实。她咬了咬唇说:“婉华,你在这里等我,我先背这一篓到前面一点的地方,再回来找你。”
林婉华一听,又大哭起来:“我不要一个人在这里等,我要跟着你。”
林婉玉看看她身边的那个背篓,无奈地说道:“行,那你把一筐笋子放在这里,先跟我走,等下我回头你再跟过来。”
她背起背篓往前走,林婉华跟在身后,一会儿往前跑,一会儿去摘路边的野菜,一会儿又慢吞吞地跟在后面。林婉玉想着,横竖都是她背回去,不如让她自己先回家好了。
不过她到底是个智力有缺陷的女孩子,只是跟原主有血脉关系,她还是怕她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只能先忍着。
以后再到远一点的地方采笋,是万万不能带她了。
大概走了一公里,林婉玉把背篓放下,再折返回去背林婉华的竹篓。好在原主体力好,换成她本人,早就得歇菜了。
等顺利回到家里,她饿得头昏眼花,身子也没有力气。早上吃的稀饭已经消化完了,她迫切地需要补充食物。
林婉华和秦芸,还有三个小侄子,都可怜兮兮地看着她喊饿。
下地干活的人都没有回来。现在做饭,没等能吃她就要晕过去了。想起昨天带回来的干米粉,她便让稍大一点的侄子林晓杰烧火,大锅头里放了小半锅水。
她去菜地里薅上几棵芜荽和小葱,拿回来洗干净切段,再把蒜头切碎,一起装碗里,倒上辣椒粉,加上盐、酱油和米醋。按照她原来的做法,要浇上烧得滚烫的花生油。不过林家家底并不厚,罐子里的油少得可怜,只好作罢。
烧开的水里下干米粉。干米粉是将大米磨成稠米浆,用特制的漏斗漏成圆形的米线,放锅里过一道热水成型,捞出晒干。
晒干之后的米粉易保存,口感却是偏硬,煮的时间要比挂面长。省内主要产大米,当地人吃的食物,多是由大米制作而成。
干米线煮到能用筷子夹断,林婉玉往锅里放油盐。捞起来再拌上先前制作好的蘸料,味道美极了。
她给林婉华和孩子们各盛了一碗,围着桌子吃起来。他们一边吃,一边称赞米粉好味道。
吃到一半时,林顺荣和林文忠他们回来了。现在春耕忙,犁田耙田平地,都需要人工去做。
莫春燕手里还拿着一捧菜,打算中午做。
林婉玉招呼他们一起吃:“我煮好米粉了,中午不用做饭。”
郭惠兰有些意外:“这就都吃上了?我和大嫂还发愁做什么菜呢。”
林婉玉笑:“婉华他们都喊饿,所以我就把米粉煮上。大家干活都累了,回来再等吃饭,不知道要等到几时。我还做了蘸水配着米粉一起吃。”
林文勇被蘸水的味道馋住了,拿起碗筷就下锅捞。
林婉玉催促:“大嫂二嫂你们也赶紧吃。”
懂事的林晓杰帮爷爷装了一碗。
女人们围在桌子吃,男人们端着碗到外面屋檐下站着吃。
莫春燕一边吃一边说:“农活忙的时候,吃米粉省时省事。”
郭惠兰说:“早上起来煮个米粉吃方便。”
林婉玉吃饱了坐在一旁歇着,从她们的话里嗅到了一丝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