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 第23章 炸锅了(第1页)

第23章 炸锅了(第1页)

在古老的洛阳城中,皇宫的殿堂之上,气氛紧张而肃穆。

一份名为《讨胡倡议》的文书,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汉帝刘宏手持这份从民间传抄而来的文书,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他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声音低沉而严厉:“给朕查清楚!这个民军是咋回事?高冲是什么人?”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有刘宏的声音在回荡。

这份《讨胡倡议》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大汉朝廷的平静。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民间的小小风波,却不曾想,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在内地掀起了如此轩然大波。

刘宏的愤怒并非没有来由。

这份倡议书中,高冲言辞犀利,痛陈匈奴等外族对大汉边境的侵扰,呼吁汉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

他言辞激昂,笔锋如刀,字字句句都直击朝廷的软肋。

在刘宏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份倡议书,更是对朝廷的一种挑衅和嘲讽。

太傅袁槐此时站出来,他面容严肃,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此等扰乱纲常之举,朝廷应发大军征讨之!”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高冲的深深敌意。

袁槐心中清楚,高冲不仅是个有胆有识的民间领袖,更是他家族的死敌。

袁术的死,让袁槐对高冲恨之入骨,此时更是抓住机会,想要一举铲除这个心头大患。

“我等附议!”数十名文官纷纷开口附和。

他们或是因为与袁槐有利益纠葛,或是出于对朝廷权威的维护,都选择了支持袁槐的主张。

一时间,朝堂之上,讨伐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这些声音之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悄然响起:

“陛下!高冲之言虽有些偏激,但匈奴等外族的确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失去理智。我建议朝廷应该派人深入调查此事,了解高冲的真正意图和背景,再做决断。”

他们虽然对高冲的倡议书持有不同看法,但也认为朝廷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

毕竟,在边疆问题上,大汉朝廷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很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

刘宏听着朝堂上的各种声音,心中也开始有些动摇。他深知朝廷在边疆问题上的困境和无奈,也明白高冲的倡议书虽然言辞激烈,但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汉人对于外族侵略的深深忧虑和不满。

“朕命你立即派人前往民间,调查高冲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以及这份《讨胡倡议》的传播情况。同时,你也要密切关注边疆的动向和匈奴等外族的动态。朕要知道所有的真相!”刘宏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陛下,臣以为无论是民军、还是官军都负有抵御外辱之责任。”卢植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百官,继续说道:

“正如《讨胡倡议》中所言,山河之美岂容异族践踏、同胞至亲岂容异族屠戗、兄弟姐妹岂容异族奴役!凡我中华儿女但奋起抗之,以告慰列祖列宗之英灵,以安同胞百姓之福祉!臣以为,朝廷应大力表彰,并支持我大汉男儿为国挺身而出!”

卢植的这番话立刻得到了皇甫嵩、朱儁、何进、周异、蔡邕、马日殚、刘表等人的赞同和支持。他们纷纷出班表示支持卢植的观点,朝堂之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音。

然而,汉帝刘宏并没有被这股声音所动摇。他面色铁青,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他挥了挥手,示意文武百官安静。然后,他深吸一口气,用冰冷的声音说道:“都给朕闭嘴!如何处理,朕自有决断,朕只让你们弄清楚情况!下去吧,退朝,明日朕要答案。”

说完,刘宏气鼓鼓地转身离开了朝堂,回到了后宫。文武百官还未退出大殿,就听见张让的声音在宫门外响起:“传:卢植、皇甫嵩、朱儁、蔡邕后宫共进晚餐!钦此!”

这突如其来的旨意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感到惊讶。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张让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传旨。但是,作为皇帝的旨意,他们不得不遵从。

卢植、皇甫嵩、朱儁、蔡邕四人被带往了后宫。他们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究竟有何用意。然而,当他们到达后宫时,却发现气氛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紧张。

在一张华丽的餐桌旁,刘宏已经坐在了主位上。他面色平静,看起来并没有刚才在朝堂上那么愤怒。张让在一旁侍立,微笑着对四人说道:“陛下有请四位大人共进晚餐,请坐吧。”

四人小心翼翼地坐下,心中仍然充满了疑惑。

然而,随着晚宴的进行,他们逐渐感受到了刘宏的诚意和友善。刘宏与他们聊起了边疆的形势、国家的未来以及个人的理想。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

在晚宴的最后,刘宏对四人说道:

“今日之事,朕已经想清楚了。对于《讨胡倡议》所反映的问题,朕深感痛心。匈奴等外族的确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朕希望各位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大汉的长治久安而努力。”

在长沙议事厅内,气氛热烈而激昂。

孙坚,这位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将领,此时手持一份《讨胡倡议》,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对麾下的文武官员们说道:“高冲,你他娘的够意思!真汉子!若不是长沙走不开,我孙坚第一个挥兵北上!”

孙坚的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响起了一片附和声。长沙的将士们对高冲的《讨胡倡议》深感赞同,他们心中也燃烧着驱逐外敌、保卫家园的熊熊烈火。

这时,朱治站了出来,他深思熟虑后提出建议:“主公,我们虽然无法亲自北上讨胡,但我们可以发文声援高冲的壮举。此举不仅可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支持,还能够与民军缓和关系,共同抵御外侮。”

孙坚听后,点头表示赞同。他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好,此事就由你去办。凡我长沙义士愿意北上讨胡者,我们提供一金路费作为支持!”

朱治领命而去,迅速着手准备声援文书。这份文书不仅是对高冲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对长沙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宣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