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授業的師父。」
「你問這個做什麼?」
「好奇。」
「我不知道師父的名字,只知道他希望中原草原保持和平,並且畢生都致力於此事,恩師如果活到現在,年歲怕是已經過一百二十歲。」
「如果活到現在?」
「他高來高去,來去無蹤,又喜歡隱藏身份隱居,三十年前我便不知他的蹤跡,現在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了。」
「前輩沒能說出名字,那個問題只算回答一半,既如此,請容許我再問半個問題——他傳你的武功是什麼?」
「你想從武功查找線索?那你可算是失算了,我師父擅長的東西,我基本上都不喜歡,一套武技也未修成。
唯獨一套玄門正宗心法,倒是練得頗為靈透,你若是拜我為師,我倒是可以傳你,因為你的資質確實很好。
可惜你有高深傳承,對於這些卻是未必看得上了,所以你也不必問,我師父本就是隱士,何必求虛名?」
「前輩說的是,晚輩孟浪了。」
李瑾瑜言語說的好聽,但蕭遠山這幾句話,對李瑾瑜而言已經足夠。
一來確認了蕭遠山師承,二來對於那個未知的好處,已然確認七八分。
「可以回答我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查找,只需要進行推理,便知正確的答案。」
「倒要看你如何推理。」
「能成為中原高手帶頭大哥,讓那些人信服,說明武功出身均不俗。」
「所以呢?」
「當時的理由是盜取少林絕技,此事既然和少林相關,少林怎麼會不出手呢?如果少林出手,中原又有哪一派可以壓少林一頭?豈不是帶頭?」
「武當派、慈航靜齋、全真教、天師府,這些門派沒有資格?」
「事情發生在三十年前,武當全真未有今日之強橫,慈航靜齋則是被連連削弱,隱居還來不及,哪敢亂跳!
天師府傳承雖然悠久,但莫要忘了佛道有別,少林的事,怎麼可能會麻煩天師府出頭?那豈不是打臉!」
「少林七老八十的和尚,足足有十來個字輩,到底是哪一輩呢?」
由於少林內部有多個分院,為了區分各個分院,字號各不相同,但輩分卻是一模一樣,每一代均有數個字號。
把時間放在七十至八十歲,那一代有玄、方、大、苦、本、空、木、痛、天,一共九個不同字號。
這裡就有人問了,這也行?
當然行啊!
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個字號都是同一輩分,有人覺得不妥麼?
看著蕭遠山疑惑的眼神,李瑾瑜心說你是不是練功練傻了!
「少林藏龍臥虎,不說那些隱居修行的高手,單單各分院座,武功最高的推天正、大悲、痛禪、方正!
少林方丈玄慈的武功,不過和龍樹院空聞、藥王院天鳴相當,但他卻在三十年前,成功接任少林方丈。」
「因為少林玄字輩和尚多,而在玄字輩和尚中,玄慈平均能力最好。」
「但那卻不足以服眾,他能成為少林方丈,是因為立下了大功,足以把大悲、方正、痛禪壓下去的大功!」
「比如……成功維護少林絕技!」
「非常正確。」
「這只是你的一面之詞。」
「事發之後,大唐為了緩和與遼國的關係,也為了壓制江湖人,六扇門抓了數位參與者,全部斬示眾。
抓的這些人裡面,雖然有不少稱得上是名宿,卻並非帶頭大哥,能夠讓朝廷鬆手,尋常身份怎麼可能?」
「這麼說,帶頭大哥是玄慈?」
「當然!」
「還有麼?」
「三十多年前,玄慈聽信某個人一面之詞,帶領中原高手圍攻你們。
傳信之人固然暗藏奸詐,但玄慈卻也並非完全被人蒙蔽,莫要忘了,他們伏擊之前,已然打探好了一切。
如果細細分析,定然能夠分析出其中的問題,但玄慈選擇出手,因為他需要這件能讓他成為方丈的功勞。」
即便不是在綜武世界,沒有天正大悲等人的壓力,玄慈的行為也很可疑。
原劇情中,玄慈心知老兄弟們為了維護他而死,卻並沒有公開身份。
不僅是為了維護少林的名聲,還因為那是他平生得意之作,是他能成為方丈的根本,自然不肯顯露人前。
換而言之,慕容博一番算計,不僅什麼都沒得到,還被迫假死,且一切算計都成就了玄慈,當真是——慕容妙計算天下,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個傳信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