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公元216年,北方大旱,很久很久了,天还没有下雨。
这一年,曹操进爵魏王,享受起天子的待遇。
那个代替曹操接见匈奴使者的组织部长崔琰被曹操杀了。
崔琰死后,组织部的人事工作由毛玠一个人负责。
毛玠一生勤勉,原来跟崔琰一起负责人事工作,现在老崔不在了,老毛一个人更感觉累了。
对于崔琰的冤屈,毛玠非常同情。但是作为官场老油条,他是知道轻重的。对于老同事的事,有什么想法只能埋在心里,说出可能就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但是有一天,毛玠还是没有忍住。
这一天毛玠在大路上看到被有司判刑的人络绎不绝,犯人们的妻子儿女也受到非人的对待。毛玠心里非常愤懑说:难怪老天爷不下雨呀,原来是这世上太多残害忠良的事。
有人就向曹操告发,说毛玠私底下不忿,为被杀的崔琰鸣不平。
曹操大怒,收毛玠下狱,毛玠差点死在狱中,幸亏桓阶、和洽鼎力相救才被免刑,但仍遭废黜。出狱不久,毛玠死于家中。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
毛玠曾经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这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由来,对曹操的政治生涯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毛玠与崔琰一起并典选举,也就是做组织人事工作。
毛玠的工作非常出色。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曹操这些年杀心大起,荀彧被杀,崔琰被杀,毛玠也被整死。
崔琰和毛玠都是被人告密而遭的,那么谁是告密者?
这个人就是丁仪。
丁仪是沛国丁氏之后。沛国丁氏在汉末三国时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其与曹家同郡同县,而且世代联姻。曹嵩正室为丁氏。曹操正室原本也是丁氏。
曹操还曾想把丁氏之女清河公主婚配丁仪,但被曹丕以丁仪有眼太小为由拒绝,后来清河公主嫁夏侯惇之子夏侯楙。
那么丁仪为什么要告发崔琰和毛玠?
因为崔毛二人都认同曹丕为储君,所以与丁仪所代表的曹植势力势同水火。
后来曹丕登基后把丁仪灭了门,可以证明这一点。
其实,曹操应该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他杀人是在给自己的继承人扫除障碍。
因为就在这一年,陈琳死了,王粲也死了。曹操的文学俱乐部的几个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曹操这个建安文学沙龙的领头人也听到了上帝的召唤。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王侯将死,立嗣为大。
其实曹操在进爵魏公的时候就在考虑接班人问题了。因为公爵是世袭的,地位非常尊贵,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祭祀天地和自己的祖先。
213年的秋天,曹操把魏国的都城定在邺城。他祭祀天地的祭坛和祭祀祖先的曹氏宗庙都建在邺城。
曹操总共有二十五个子女。女子没有继承权,我们只看儿子。
遍观曹操的儿子,长子曹昂死于宛城。
曹冲死于疾病。
活着正常的儿子有资格当曹操接班人的只有曹丕、曹植、曹彪、曹熊。
曹彪、曹熊是武将,只适合带兵打仗,不适合搞政治。
现在候选人就是二选一:曹丕或者曹植。
曹丕生于187年,曹植生于191年。
而且曹操、曹丕、曹植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可以说在历史上是没有任何对手的仨父子组合。
有人拿北宋苏氏三父子作对比,无人觉得苏氏占上风。
当然单就文学天赋而言,曹植不仅仅胜过哥哥曹丕也胜过父亲曹操。
毕竟后人说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植真的才高八斗。
而曹丕虽然要排在弟弟曹植和父亲曹操之后,但是也是个不世出的文学人才。
曹丕是中国第一个写七言诗的诗人。《燕歌行》中有名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还是中国第一个成体系的文艺评论家。他的《典论。论文》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文学评论。
“建安七子”的名号,就最先出自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踽元瑜,汝南应埸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弛,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这也就是建安七子为什么没有曹氏父子的原因。因为这个名号就是曹丕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