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留的学,回来后又接管了李家。
秦立到不是反对女儿当姨太太,只要她自己想过这样的日子,那找个靠谱的也行,最起码要是个有能耐的。以后不至于生活撂倒。没了生计。
大少爷看着就是个没能耐的,又爱颜色,这样的人就算给他金山也守不住。
这人那没能耐不要紧,他有个能耐的父亲也行,大老爷就是个守城的,也没太大能耐,不过有一点比他强至少不好色。
固执点也没什么,没有太大的野心,不然李家也不会是二爷当家,之前老家主就是因为他没太大本事才让二爷去留学。
就是放二爷留学也准备了后手。怕的就是花了大价钱李家还没得到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例,没见到好多出了国的直接就不回来了,娶个洋媳妇的大有人在。
老家主相信二爷不会这样,但也不能保证到时生怎么办,这才有了他的遗言。
这事即可以让二爷紧紧皮,还能让族里人闭嘴。知道当家主不是个人就行。还得看他怎么做。也是给二爷铺路。这才有了二爷回来当家做主时的一片和谐。
就连二爷也是老家主去了后才想明白,以前心里有怨气,知道是为他好,也还是介意的。
直到大老爷给他一封老家主留的信,里边说了他这样做的原因。
一面是为了家族,一面是为了国家,人离乡贱,离了国更是如此,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外国受苦,也不希望他的儿子去了外国就忘本。
数典忘祖之辈一辈子不会幸福,不会有善终,最后再回国找优越感更是可耻。
外国是比自己国家先进,那就学会来在自己国家做事不是一样吗?就非的外国月亮圆,好像祖国那里都不如人家。
那里是这样的,不过是一时新鲜,等过了新鲜劲就好了。如同一个孩子本身有一个玩具,他玩了无数遍自然不觉得稀奇,给他个新的,自然要稀罕几天。
现在二爷对他的孩子也是如此,大儿子送去读军校,二女儿去了新中学校,据说还有外国人讲课。
是一个国学和西学结合的学校,不过二爷对二小姐有要求,不许随便跟男同学出去玩。
有自由也有束缚,对二小姐说过可以自由的学习她喜欢的东西,不许她学那些再来女子的豪放,还有不许接触用真爱做掩饰离婚的男女。
那些都不是正常人,一个打着真爱找新妻子的,能有什么真爱,不过是见色起意,以后再有更好看的你说会不会又娶新的妻子。
没道德没底线的人,怎么和他(她)处事。不怕被卖了还给他(她)数钱吗?
就在这时有个伙计来找秦立说是二爷找他。之前秦立在老宅都叫二老爷,在新府改了叫二爷。
这是二老爷吩咐的,以后都叫二爷,他本来就不老,现在不过三十岁,二十岁留学,二十五岁回国,五年打拼,才有了现在的李家。
想要在上几层楼就得看他孩子以后的成就了。不然太过张扬不是好事。
李二爷想着事,不一会秦立来到了,李二爷让他坐下,和他说了会话,就说了想让他小儿子跟三少爷一起上学。
听说他小儿子五岁了,比三少爷就小一岁,一起去上学也是个伴,以后长大也有可以跟着三少爷做事。
这在秦立看来绝对是恩典了,直接高兴的同意了,李二爷看他高兴的样子然后又说,学费什么的府里出,只用给他准备着吃用就行。
秦立忙起身谢过二爷,之后又说了些好话,二爷就让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