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荆州博物馆汉诸葛武侯像碑 > 第七章 临别慢慢行意恐迟迟归(第1页)

第七章 临别慢慢行意恐迟迟归(第1页)

白河岸边,孔明勒马慢行,放慢了脚步,想到自己即将离开南阳,随刘皇叔而去,不知何时才能复回。多年隐居,诸葛亮已经喜欢上了这片土地,习惯了悠游疏懒的生活。若不是为了心中的抱负,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他倒更愿意留在这里,留在那卧龙岗上。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安牍之劳形。泛舟于江湖之上,躬耕于陇亩之中。

然此一去,必将坠于俗事纷扰之中,从此身心不由己,劳神而殚精。想到此处,不禁微微叹息。诸葛亮并非渴求功名之人,若时值太平盛世,天下安定,他倒更愿意做一个田舍翁,躬耕垂钓,读书交友,悠然度日。然天下事,不容他不出,眼见社稷化为废墟,生民饱受涂炭之苦,他岂能视而不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天下计,亮必将出。

诸葛亮沿着白河,缓缓而行,细听鸟鸣阵阵,静看流水潺潺,感受清风拂面。他微微闭上眼,扬起头,阳光洒在面庞,顿觉一股暖流。正是:

红日西斜霞光散,天边暮色染群山。

春风拂面匆匆过,倦鸟归林簌簌鸣。

无边岁月悠悠去,不尽江河滚滚流。

但愿明朝归来日,仍似今夕少年游。

随着天色渐晚,诸葛亮决定暂不回卧龙岗,往新野城夜宿,去看看皇叔治下的百姓,生活的怎么样。毕竟耳闻不如一见,他要亲眼去看看,亲身去感受一番。

孔明离开河岸,转而向东,从西门进入新野,找了一家客栈暂歇。奔忙一天,肚中已咕咕乱叫,他来到街上,寻到一家饭馆,叫了一碗面。

不多时,小二端上一只大碗,里面是热腾腾的板面,哈气四溢,面香扑鼻,诸葛亮连连称赞。

店小二生性热情,油嘴滑舌,善和客人搭话。见诸葛亮称赞,随即向诸葛亮夸耀起来:“客官请看,俺们这个碗,是又大又圆,俺们这个面,是又长又宽。这大碗宽面,是大有来头。用俺们新野的麦子,盐水和面,反复揉搓,摔打拉扯,筋道有嚼劲。再浇上秘制臊子,香而不腻,咸而不涩,是俺们新野独家美食,在别的地方还吃不到呢。”

诸葛亮闻言,笑问道:“哦,还独家美食,你这小二自卖自夸,难道其他地方,没有这板面?”

小二夸口道:“绝对没有,这是刘皇叔就任新野之后,张飞将军觉得原来的面没有嚼劲,吃起来不过瘾,命庖厨改良出来的。所以又叫张飞板面,只在俺们新野有。”

诸葛亮听罢,不禁笑了起来,问道:“哦,张飞板面,有意思,张将军不光会打仗,还会做面。那这位张将军秉性如何,刘皇叔待百姓好吗?”

小二顿时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对诸葛亮讲道:“自打刘皇叔来到新野,爱民如子,秋毫无犯,新野百姓可有福啦。原来时候,那县令横征暴敛,衙役们隔三差五来收税,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熟食有熟食税,酒水有酒水费。衙役们不光乱收钱,还吃白食,专挑好酒好肉。俺们这小店,就赚点辛苦钱,掌柜敢怒不敢言,害怕得罪他们,只能好生招待。后来刘皇叔屯驻新野,进城三令五申,取消苛捐杂税,不许衙役苛扰商户,欺凌百姓,日子才算好起来。起初有些刺头不听,商户告到刘皇叔那里,那些差役被张将军绑在衙门口,抽了一通鞭子。张将军的鞭子,肉体凡胎哪里受得,那几人躺床上三个月,才下地行走。衙门里的人,一看刘皇叔动真格,再也不敢胡来。从那以后,除了应交的税款,没再收过苛捐杂税。差役们来吃饭,也都自己掏钱。连张将军来喝酒,也从没少过一文酒钱。老百姓都说,刘皇叔是高祖后裔,是来相救百姓,复兴汉室的。百姓只要跟着刘皇叔,就有好日子过。”

诸葛亮闻言道:“哦,原来如此,看来刘皇叔仁德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客官您慢用,有什么需要,就招呼小的一声。”小二说道。

“好,你下去吧。”诸葛亮支开小二,拿起筷子,开始就食。不多时便吃完,只觉浑身舒畅,起身去结账。

“三个铜板。”小二说道。

诸葛亮诧异问道:“哦,新野物价竟如此便宜?”

小二闻言,自豪的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俺们新野本就是产粮大县,一亩地打好几百斤呢。搁在以往时候,因为官府征粮太多,百姓才吃不饱饭。如今刘皇叔抑制豪强,保民土地,又轻徭薄赋,百姓上缴的少,自己留的便多了,粮食也就够吃了。物价比起别处来,自然就低上一些。”

诸葛亮付完钱,走出饭馆,心中不禁感慨:“所谓民无予而自富。百姓从来不需要官府给予,只要不去苛扰他们,百姓自己辛勤劳作,就能过的很好。所谓万民康乐,从来都是百姓自己干出来的,不是官老爷们施恩给的。百姓卖力耕织,不仅让自己吃饱,还供养官府里的老爷们,也吃好喝好。可老爷们吃着百姓的饭,不念百姓的好,还要砸百姓的锅。明明衣食俸禄,皆是民脂民膏,却反过来还要欺压百姓。这世道,真是颠倒黑白,对错不分。如刘皇叔这般仁政爱民,本该是当权者之本分,却因实在过于稀少,反倒成了奇景。足见大汉之百姓,受压迫之深,可恨封建之官僚,诚无良已久。”

诸葛亮感慨良久,在新野街头漫步,但见街道整洁,百业繁荣。时值乱世,诸多郡县皆有宵禁之制,然新野却夜不闭户,仍可正常经商,百姓走街串巷,足见治安良好。

诸葛亮继续前行,来到县衙附近,看到一处军营。只见门禁森严,行伍规整,巡逻队伍不时走过,足见刘备练兵有方,军纪威严。

诸葛亮看到这些,心中甚感欣慰,印证外界所传不虚,刘皇叔确实善待百姓,仁政爱民,约束士卒,法令森严,当真明主也。

夜色渐沉,诸葛亮奔波一天,困意上涌,便回馆舍就寝。

次日上午,诸葛亮离开新野,打马向北,沿白河东岸而行,过瓦店、黄台岗,越过宛城,来到博望。

博望,中州古镇,始置于西汉。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二十五岁的张骞应汉武帝诏书,自告奋勇出使西域。那一年武帝才十七岁,然而年轻的武帝却认为,国家要展,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因此布告全国,招募人才出使西域。二十五岁的张骞慨然应诏,从此踏上了未知遥远的旅途。

张骞出长安,过陇西,越甘肃,西出阳关,进入准格尔盆地,取道大宛,欲往月氏国而去。然而到达扁都口时,却被匈奴扣留,滞留匈奴整整十一年,娶妻生子。匈奴人以为张骞既然成家,必已放弃使命,便放松了监视。于是张骞趁机逃出了匈奴,继续西行之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骞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抵达月氏国。然而当时的月氏已厌恶战争,不愿再与大汉结盟夹击匈奴,但还是热情招待了张骞。张骞带回许多中原未有的西域物种,如葡萄、石榴、西红柿、苜蓿、黄瓜、胡桃、芫荽、大蒜、豌豆、蚕豆等种子,也带回了西域的音乐、歌舞,以及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这种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体态匀称、步态轻盈、马身高大、神态威严,爆力与耐力都非常强。因在全奔跑时,血管紧绷,以至于停下后,马身有红色汗水,似流血一般,故名“汗血宝马”。汉武帝见之非常喜爱,亲作《西极天马歌》贺之: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邦,涉流沙兮服四夷。

并命人于祁连山、焉支山好生喂养,繁育良驹,改良军马。关羽坐下赤兔马,便出于焉支军马场,乃汗血宝马后代。

历时十三年后,张骞才回到长安,此时他已三十八岁。他的贡献,司马迁称之为“凿空”。张骞重现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路径,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渐渐远销西域,后人便称之为“丝绸之路”。

张骞回到长安后,汉武帝予以重赏,但汉朝制度,无军功不得封侯。为了让张骞能封侯,汉武帝派他随李广出征匈奴,凭借对匈奴的熟悉,张骞辅助李广大胜匈奴,立下军功,于是汉武帝封他为“博望候”,取意“博瞻远望”,“博望”便因此而得名。

诸葛亮来到博望,仔细查看了周遭地形,暗记于心。然后打马西行,踏过古石桥,往归卧龙岗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