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國的開國皇帝趙佗,曾經是秦始皇手下的將領。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並不為此感到滿足,開始覬覦起了南邊的諸越部落,也就是今天的嶺南地區。
為了征服諸越部落,徹底地占領嶺南地區,秦始皇於是下令,讓趙佗率領五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嶺南。
在秦始皇的那個時代,交通極其落後,科技也不發達,趙佗為了征服嶺南地區,很是廢了一番苦心。
光大軍從咸陽出發,到達嶺南地區的時間,一路上就花了整整一年。
但是到了嶺南之後,就被一道天然的屏障擋在了外面,那就是今天的南嶺山脈。
為了越過這道障礙,趙佗那是遇山開山,遇水架橋,成功突破了重重阻礙,終於來到了嶺南,然後就開始攻打起了諸越部落。
這一仗,整整打了四年,才最終消滅了諸越部落,為秦始皇完成了平定嶺南的大業,讓整個嶺南地區,從此劃入了大秦王朝的版圖。
趙佗本人,也因為立下了這個天大的功勞,被秦始皇授予了郡守之位,相當於整個嶺南地區的土霸主。
但是這樣一說,趙佗也只不過是秦朝的一個大臣而已,怎麼就變成皇帝了呢?
那是因為在不久之後,秦始皇就駕崩了。等秦始皇一死,國家立刻陷入了農民起義的浪潮之中。
四面楚歌的秦王朝,逐漸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局面,再也無力南顧了。
看到了這種情況,一直野心勃勃的趙佗,果斷地選擇了割據政權,在南方公開建國稱王。
趙佗所建立的國家,就叫做南越國,而他本人,就稱自己為「南越武王」。
等到了趙佗死了以後,他的孫子趙胡繼承了王位,更是變本加厲,直接稱帝,還把他的爺爺趙佗也追封成了皇帝,史稱「南越武帝」。
而石壁上寫的「術陽王趙建德」,正是這個南越國的末代國王,是一個亡國之君。
原來,漢朝取代了秦朝之後,一直對嶺南地區垂涎三尺。
先是採用了懷柔的政策,讓南越國王向他稱臣,從此,南越國王不能再自稱是皇帝了,只能自稱是國王。
到了後來,漢王朝更是乾脆發動了戰爭,把南越國給滅了,把末代國王趙建德給殺掉,從此吞併了整個南越國。
值得一提的是,從漢代距今已經過去兩千年了,在嶺南地區,還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南越國寶藏的傳說。
相傳,南越國經過前面四代國王的苦心經營,很是累積了一大批貴重的奇珍異寶。
在漢王朝攻打南越國的時候,末代國王趙建德,就攜帶著這批珍寶倉皇出逃。
後來趙建德被抓住了,但是身邊卻沒有這批珍寶的蹤影,漢朝的官兵向他百般逼問,但是趙建德卻始終不肯透露,緊接著就被殺掉了。
而這一批珍寶的真正下落,就隨著末代國王的死亡,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沒有人知道它們到底被藏在了什麼地方,也一直沒有人能夠找到它們,漸漸地,就變成了一個傳說,流傳到了後世。
李蓁蓁知道,再過二十幾年,人們就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掘出南越國第二代國王的墳墓,從裡面找到大量的奇珍異寶,全部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光這個墳墓裡面的陪葬品,就能把一座博物館給塞得滿滿當當,可見它的數量之多了!
而那些只不過是南越國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更多的寶藏,一直都沒有被人們找到。
李蓁蓁心裡頓時充滿了驚喜,莫非這裡是趙建德的墳墓,亦或是他的藏寶洞?!
無論是哪一個,今天要是被自己給找到了,那不得發財了!
李蓁蓁強忍著激動,拿著個手電筒,在整個洞穴之中轉悠了起來,仔細尋找著什麼。
這一尋找,果然被她發現了端倪。
剛才她掉下來的時候,還以為這是一個天然的洞穴,但是現在一看,洞穴裡面到處都是人工開鑿的痕跡。
李蓁蓁來到洞口處仔細觀察,覺得這裡原本應該是一個人工開鑿出來的地下洞穴,是完全封閉的。
但是由於頂部的石頭已經風化了,才最終支撐不在,坍塌出了一個小洞口,讓李蓁蓁誤會這裡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洞穴。
在秦漢時期,帝王將相都崇尚鑿山為陵,也許這裡正是趙建德生前為自己精心挑選的墓穴。
李蓁蓁看了看石壁上沒有完成的壁畫,心裡有了一絲明悟。
也許在這個墓穴還沒有建好的時候,趙建德就已經面臨著漢朝官兵的追殺,所以倉皇之間,還沒來得及把墓穴修好。
現在就不知道這裡面到底是埋著趙建德呢,還是藏著他的寶藏了。
但是,李蓁蓁在洞裡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可以藏東西的地方。
難道這裡就只有一個雕像和一些壁畫了嗎?
李蓁蓁不死心,繼續緊張地尋找起來,還神經兮兮地在石壁的各個位置敲了又敲,想藉此來弄清楚裡面是不是空心的。
李蓁蓁就這樣身體貼著石壁,雙手在石壁上不停地敲來敲去。
當她走到一處位置,繼續敲擊的時候,突然,石壁動了。
只見這面石壁上,突然裂開了幾條細縫,看上去就像是一扇門!
李蓁蓁試探性地往裡面推了推,紋絲不動。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