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比较理想化。
他想着大秦的官吏,自当以贤才为重。
然而。
无论怎么整。
最后【取仕】本质上都是论财,论势的。
单靠才识……
你一个外来的中原人,一不掏钱,二不人情世故,只想靠着才识踏上通天路。
可能嘛?
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小儒生……没钱你当什么官啊?”
许尚咧嘴一笑道:“当下就这么个情况,中原陵邑子弟,注定只能依靠钱财获取向上的政治资源。”
“他们原本的家底,以及朝廷给的迁徙补偿,便是他们所有的本钱。”
“关中勋贵阶层正好又不屑从商,让中原陵邑子弟用自身家底,盘活华夏东西的往来经济商贸,是很有搞头的。”
“但如果让中原陵邑子弟长期一直赚钱,关中勋贵阶层干看着又得不到什么好处……注定难以长久!”
“最好的情况就是中原陵邑子弟负责赚钱,关中勋贵阶层从指缝里漏点政治资源……经济,政治双循环也就成了!”
“另外,有了经济便会造就文化兴盛,找个机会把稷下学宫迁入关中!”
“正好五座陵邑,分做士、农、工、商……以及百家文化教育诸事!”
……
这下升级版陵邑制度的就算真正的大功告成了。
许尚之前说过。
九州凝一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做努力。
陵邑制度将会联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教育、舆论……直至达成华夏民族大一统的认知共性。
最后的军事、法制等等。
则当用以藩为屏解决。
因为藩王外放以镇地方,在军事和推行秦法两方面肯定要十分重视的。
“听夫子说完,我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刻劝谏皇帝东巡,最好能直达赵地上谷郡的守陵村。”
嬴政双眼放光的道:“以尧舜古礼的守陵之名,把陵邑制度昭告天下,最好在前往齐地的时候,先行特批一部分齐国士卿先行入关中……”
“只要齐国士卿又能当官,又能赚钱,其余中原余贵迟早会坐不住的,届时我们就能兵不血刃的瓦解中原!”
“只不过……夫子对于明出化肥、玻璃等绝品之物,拥有几成把握?尤其是化肥……”
……
嬴政别的没记住。
化肥能让稻谷增产!
这他可听的真真的!
当场就印刻在了心中!
没办法。
只要跟增产粮食相关的,必然都市场极其之大,民生影响也会非常大,实在太重要了。
“放心!”
许尚笑笑道:“老夫既然说出来了,七八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许尚这几天根据后世的记忆,再结合大秦当下的五谷种植阶段,已经有了完善两季稻米种植之法的脉络方向。
至于开创化肥……
毫无疑问。
非常有难度。
许尚认真的想过一个问题。
那就是秦朝拥有批量制造化肥的条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