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昌文君肯定也有自己的小手段。
他想了想,道“前辈,你有说过泗水龙脉,断之不祥吗?”
黄石公闻言垂眉微抖“这话我啥时候说过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可不能瞎盖帽子,这话不是我说的!”
昌文君“……”
泗水龙脉,断之不祥。
此八字竟然不是黄石公亲口所言。
那就只能是有人在借着黄石公的名义,试图各种搅风搅雨。
“哎,我就说我不愿出门嘛。”
黄石公叹了口气,道“瞧你这小样,我不用想都知晓,必然后续有一堆麻烦等着我这把老骨头……希望此行你们还能给我留下半条命落叶归根,别让我埋外边。”
昌文君闻言立即义正词严的保证道“这个请前辈放心,您就算没了,我也一定会把你带回故地安葬。”
话音未落。
“呸呸呸,你这老大不小的,都听不懂说的重点。”
黄石公赶忙道“我说的是怕埋外边嘛?是你得保证我这把老骨头的安全,可别让我死在了你的皇帝陛下面前,平添不必要的麻烦。”
昌文君“……”
得。
聊天这么累的情况。
昌文君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不过黄石公说的也确实有道理。
像黄石公这种人物,一旦死在了觐见皇帝的期间,那确实有点麻烦。
但也只是有点而已。
反正没有黄石公,也还有个应曜作为备选呢!
许尚这就叫做两手准备。
基本没有出现无法收场的风险。
……
另一边。
相比于昌文君请黄石公,仅仅只是有点小波折。
国师邹奭就属实有点运气不太好了,他在跟扶苏说清楚去请应曜之事以后。
扶苏还没法立即放下手中的诸多政策推广,土地分诸事。
等了两天。
好容易扶苏能够抽个空。
两人立即前往某片竹林中,去请传说中的淮阳一老。
结果。
扑了个空。
这就是没有提前踩点的尴尬。
我们的国师大人,办事着实有点不牢靠。
扶苏肯定不能跟着国师邹奭去漫无目的的去找应曜。
他很忙……
于是扶苏只是知会了邹奭一声,就又回去监督土地分去了。
这个事儿在楚地,前期很难搞。
扶苏全部亲力亲为,亲自监督,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贪污啥的。
这样做确实是明智的。
多少好政策。
都是一落实到基层,立马变样。
万事开头难,前期确实就得扶苏去带头攻坚,这些未来都会变成他继任二世皇帝的名望和人心所向。
自然而然的。
扶苏对于这个事儿,也就更加上心。
请人的话。
扶苏觉得有个国师出面就已经非常够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