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就都是一片光明。
甚至于,即便邹奭一失足成千古恨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许尚依旧会把阴阳家扶成当世显学,尔后制衡整个儒家。
……
转眼又是小半个月过去。
泗水改道诸事,终于在郡守熊解的带领下,以及多方的努力,已经进入到了平稳展阶段。
唯一麻烦的是……
天气有些降温了。
楚地虽地处南方,但泗水仍旧有些凉。
好在许尚及时出面部分解决了这个难题。
那就是许尚提前整出了蜂窝煤,用最简易的土方法,搞出一个炉子,烧制煤球。
而煤球之上,全都提前插出了不少空洞。
这样是为了让蜂窝煤接触空气的面积更大,也更加易燃。
那么问题来了。
蜂窝煤对比没有经过烧制的煤炭,有什么优势呢?
答案非常简单。
粗制煤炭和木炭,烟熏冲天,取暖勉强,容易熄灭,而且非常熏眼睛。
尤其是半烧不烧的那个状态,烟大的简直让人受不了。
这么一来。
普通平民就很难用煤炭进行取暖。
好在许尚现在明出了蜂窝煤。
最大的优点是易燃,烟少,还挺持久。
这样一来。
在改道泗水的最艰苦期间。
徭役和劳工起码在冷的受不了以后,能够立马上岸取暖。
正常来说,现在都是只有大中午才会下水。
早晚的温度,确实有些难顶。
幸亏千难万难。
泗水改道进行的十分顺利。
有旧河道能够引流泗水,并入珠江啥的。
这让郡守熊解看到了戴罪立功的希望。
每天啃吃啃吃都在第一线各种忙里忙外。
实际上。
谁也不知道熊解整天都在忙个啥。
只知道这个家伙,现在态度好的不得了。
先是不再迷信什么祭祀得了。
据传皇帝下了死命令。
再敢搞人牲祭祀,回头就把熊解的家人全都拉出去献祭神明。
其实嬴政没有说过这个话。
他是想直接干这个事儿。
嬴政实在被熊解气的不行,太过失望,所以才会想着拿熊解全家开刀。
结果许尚需要熊解后续为泗水改道诸事进行顶缸。
遂嬴政就打消了主意,让熊解继续用待罪之身办差。
某日正午。
右相王绾和御史大夫冯去疾前来视察,郡守熊解小心翼翼的接待之。
他道“右相,冯公,我们再赶个大半月的工期,应该就能尝试引流了,反正旧河道都是现成的,只需稍微修整一下就好,我这些天每时每刻都在盯着,保管不会再出半点问题。”
熊解身为郡守,也算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然而在三公的面前,他的份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