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生溺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县衙里,当林胖子听闻这件消息之后,整个人也是气的把桌子拍得砰砰响。
“多好的一个人啊,那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啊,就为了给自己凑学费去卖萝卜,结果连饭都不舍得吃,因为太过于饥饿疲惫,在过桥的时候不小心落水就这么给淹死了,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世道。”
“本来今年只录取一名童生本县就觉得非常的不合乎常理,但现在要去县学竟然还要交1oo钱的学费,过分,太过分了,你们怎么不去抢钱,就算是现在赋税收不上来,那也没必要去县学学习都要让学子自己掏钱吧。”
林胖子也是一个极恶如仇的人,他的很多观点都是很前的,这也让他在官场上与别人格格不入,所以他才会被安排在桐县这里做一名小县令。
冯生是林胖子钦点的第一个童生,不管怎么说,也都是有很深的感情在里面的,此刻听到冯生溺亡的消息后,冯胖子当真是气的不行,甚至他还后悔莫及,怎么自己不多多关心一下那冯生的生活状况,若是早知道他家里拿不出学费,他就应该帮冯生把这学费给交了。
只是现在事情既然已经生了,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只能接受现实。
对于林胖子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做好冯生家属的抚恤工作。
冯生出现了这次意外,归根结底也都是朝廷制度上的原因导致的。
所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林胖子肯定会多给一些抚恤金的,再不济也得让这冯生的娘子跟他的孩子,生活上不至于太过于拮据。
这也是林胖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
桐县今年唯一的童生溺水淹死了,那么他们桐县总得有新人去县学读书吧。
所以林胖子就决定重考童生试。
当然,这重新考试也只是走走流程而已,他已经决定要钦点周涛作为今年的候补童生了。
虽说重考童生试在制度上是不符合规制的,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想必知府那里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计较什么,多半也是对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不过就是一个童生而已,这也只是科举的起点。
入县学之后的考试才是重点。
通过入学考试之后,便可以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若是考试不通过,那么你这个童生的本事就要受到质疑了,当然学院也会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依旧是不能通过考试,那就只能取消你的生员资格了,一辈子就只能当个童生。
在冯生溺亡的事情传到县衙不久,林胖子就让人通知了今年参加童生考试的所有学生,让他们在三日之后来县衙重考童生。
并通知他们这一次考试的内容会有一些变化,因为是临时增加的一场考试,肯定不会再像以前考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一次可是要考一考大家真实的才华学水平了。
对于考试内容怎么变化,林胖子就没有详细说了。
即便是重考童生,那也还是要有一些神秘感的。
而林胖子之所以要更改考试内容,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让周涛顺理成章的成为今年的童生,他觉得以周涛的才华,到时候做几诗,或者写一些锦绣文章出来,多半也不是什么难事。
反倒是现在为了考童生的那些学生,天天都是背诵一些经史之类的书籍,倒是很少有人去琢磨诗词歌赋。
并不是林胖子偏袒周涛,而是林胖子觉得自己如果要好好的治理一方,身边肯定要有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辅助自己才行,若是这个人能够文武双全,那边再好不过了,就目前为止,在林胖的心中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那周涛了。
……
重考童生的消息在第2天就传遍整个桐县。
周涛当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对于重考童生的这个消息,周涛其实倒是心无波澜,他知道即便是重考童生,他也绝对不可能考上的,因为他现在记忆可没有恢复,以前背的那些经史之类的书籍,现在可是完全记不起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去考童生,那是肯定考不上的,搞不好还会出丑,成为大家的笑柄。
周涛甚至怀疑自己现在可能连毛笔字都写不好。
所以,他便找了个机会,来到了书房里,准备了笔墨纸砚,根据脑海中的一些记忆,写下了一诗。
这是一跟春天有关的诗,无非就是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类的。
这也是周涛脑海中能够记起的为数不多的一些诗之一。
写下这诗之后,周涛心中才算是长长的松了口气,还好自己写出来的字倒是还不错的。
会写字就行,要是自己连写字的东西都忘了,那可就真的枉为读书人了。
但是问题来了,他以前读过的那些书内容他是真的都不记得了,那些经史之类的书籍在书桌上都已经落了一层灰了。
看来是有一些时间没有读书了。
周涛原本还想着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好好的读一读这些书的,可当他看到这半米多高的书籍之后,就直接打了退堂鼓,得了,今年是不打算参加童生考试了,也只能等明年再说了。
书房外面,出现了张倩儿的倩影。
张倩儿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轻轻的敲了敲门。
“相公,你在里面吗?”
张倩儿温柔动听的声音传来。
周涛点点头,说道:“娘子我在的,你直接推门过来吧,我这会没有在读书。”
张倩儿愣了一下,然后也是伸出手轻轻的推开了门,并看到周涛此刻正站在书桌前写着字,好像刚刚才写完的样子。
张倩儿也是挺好奇的,她平时只见相公读书,很少见相公写些什么东西的。
所以现在也是想知道相公写了什么,于是便迅的来到了书桌前,当看到这是一诗之后,张倩儿还是觉得挺惊讶的。
“相公,这是你写的诗吗?这诗我以前从未读过,真好。”
张倩儿只读了一遍,就喜欢上这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