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父皇我只想当个王爷顶点 > 第646章 前赵2(第1页)

第646章 前赵2(第1页)

太康十年(年),西晋改五部帅为五部都尉,刘渊任北部都尉

。杨骏辅政期间,又以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正式承认了刘渊在匈奴五部中的领导地位。元康(年-年)末年,由于受到叛逃出塞部民的牵连,他被免官。就在此时,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奏请刘渊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其脱离五部,在邺城任官。

刘渊被免官和仕宦于邺城,是西晋政权出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歧视的心理,企图限制刘渊势力的展、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这一措施引起了长期以来受到中原封建王朝的排斥打击的匈奴上层贵族的不满。当时正值“八王之乱”时期,晋室诸王互相攻杀,“寇贼蜂起”,对各族的控制力大为削弱。原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刘渊从祖)遂召集匈奴五部上层贵族,对他们说:“过去我们的祖先与汉朝约为兄弟,同甘共苦。自汉亡以来,魏晋更替,我们的单于却徒有虚号,而没有国土可言;至于诸王侯,地位降同编户。如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正是我们振兴国家、恢复先祖大业的大好时机。左贤王刘渊才能和气宇众拔群。上天如果不是想要光大尊崇单于,绝不会白白地降生此人。”于是众人密谋,共推刘渊为大单于;又派呼延攸到邺城,将众人之谋告知刘渊。刘渊遂向司马颖假称要回部落参加葬礼。司马颖不允。刘渊无奈,只好让呼延攸先返回,告诉刘宣等人纠集五部,再招聚宜阳附近的诸胡族,表面上声称助司马颖讨逆,实则为以后起兵做准备。

刘渊既然一时不能回部落,只好暂时依附于司马颖。当时司马颖废太子司马覃而自兼皇太弟,又任丞相,在邺城形成与拥戴惠帝的东海王司马越对峙的政治中心。刘渊在表面上的恭顺,使他赢得了司马颖的信任,任命他为“太弟屯骑校尉”。永兴元年(o年),司马越率洛阳禁军讨司马颖,司马颖又任命刘渊为辅国将军、督北城守事。司马越与司马颖战于荡阴,司马越大败,司马颖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刘渊也因此迁任冠军将军,封卢奴伯。

司马颖虽取得胜利,但地位并不巩固。司马越系统的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正兵讨伐自己。面对强敌,刘渊劝告司马颖说:“现在二镇强盛,有众十余万,恐怕宿卫军队及邺城附近的士庶难以抵御。我愿为殿下返回五部兵,以赴国难。”司马颖说:“五部兵是否能确保呢?即使可以兵,司马腾和王浚手下的鲜卑和乌丸骑兵强悍善战,抵挡其进攻又谈何容易!我打算奉惠帝返回洛阳,避强敌锋锐,然后传檄文于天下,以其叛逆之罪令四方共讨之。你看如何?”刘渊回答说:“殿下是武皇帝之子,有特殊功勋于王室,素有威信恩德,享重名于四海,谁不想为殿下捐躯献身?征四方之兵是易如反掌。王浚区区小人,司马腾是宗室疏属,怎能与殿下抗争?但殿下一旦离开邺城,示弱于人,是否能抵达洛阳呢?即使到达洛阳,恐怕殿下也难以掌有实权。光凭一纸檄文,谁又肯事奉呢?况且东胡虽强,较之匈奴五部却稍逊一筹。但愿殿下能够勉励安抚士兵,镇之以静,我可以为殿下用二部击败司马腾,用三部打垮王浚,二人的级指日可取。”司马颖听后非常高兴,遂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派遣他回部落纠集五部,以抵御司马腾和王浚的进攻。

刘渊回到左国城,被刘宣等人尊为大单于。短短二十天,刘渊就招集了五万余众,集中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县)。

这时,王浚派部将祁弘率领鲜卑兵攻打邺城,司马颖迎战失利,遂挟惠帝南奔洛阳。刘渊闻讯,说:“司马颖不听我的劝告,稍败就向洛阳奔逃,真是个奴才。但我与他先有许诺,不能不去救援。”于是命令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率步骑二万,准备进攻鲜卑。刘宣等人再三进谏,劝刘渊起兵灭晋。刘渊深以为然,激愤地说:“对!大丈夫在世,当如崇山峻岭,岂能甘为蝼蛄!哪有帝王之运长在一姓之理?大禹出自西戎,周文王生于东夷,他们之所以为王,只是有德罢了。而今我有部众十余万,皆能以一人当晋十人,击鼓而摧毁乱晋,必将摧枯拉朽。上可以成汉高帝一统天下大业,下可以像曹氏拥有半壁河山。只是恐怕晋人未必都能拥戴我。不过,汉朝长期统治天下,恩德深入人心,所以昭烈皇帝(刘备)树立汉家旗号,以一州之地而能与曹氏抗争。我是汉朝刘氏的外甥,与刘氏约为兄弟,兄亡而弟承,难道不可以吗?姑且称国号为汉,追尊后主(刘禅),以招抚民心。”于是下令迁都于左国城,远方来归附的人有数万之多。

开创汉国

永兴元年(o年),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登上汉王位。他以复汉为名,追尊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帝刘邦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又大赦境内,建年号为元熙,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并依据汉制设置百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刘渊公开打出反晋旗号,据并州一隅之地建立政权,与西晋王朝分庭抗礼,故并州刺史司马腾立即派将军聂玄征讨刘渊。两军战于大陵(今山西交城东南),结果聂玄大败

。司马腾闻讯大惊失色,慌忙带领二万余户逃离并州。刘渊派遣建武将军、族子刘曜攻下了太原(太原市南)、中都(山西榆次)、屯留(山西屯留南)、泫氏(山西高平)、长子(山西长子)等军事要镇,控制了晋东南地区。元熙二年(o年),司马腾又派遣司马瑜、周良、石鲜等率兵讨渊,屯军于离石汾城。刘渊命令武牙将军刘钦等率六军进攻司马瑜,凡四战,皆胜,司马瑜等落荒而去。为扭转败局,晋廷任命刘琨为并州刺史。刘琨到任伊始,即以州治晋阳(山西太原西南)为据点,抚循劳徕,甚得人心。刘琨还派人离间刘渊与其统属的其他少数族之间的关系,使得叛刘渊附晋的“杂虏”达万余落。刘琨的活动,对刘渊构成重大威胁。刘渊遂委任前将军刘景为使持节、征讨大都督、大将军,攻击刘琨,结果反在板桥为刘琨所败。o

面对刘琨的威胁,侍中刘殷、王育进谏刘渊说:“殿下自起兵以来,已近一年,而仍居偏方,王威未振。希望能命众将四出,择机决战,灭刘琨,定河东,建帝号,率军南征,攻克长安以为都城,以关中之众席卷洛阳。若如此,成高皇帝的大业,易如反掌罢了。”刘渊大喜,说:“正合我意!”o

于是在元熙五年(o年)正月,他遣抚军将军刘聪等十将南据太行,辅汉将军石勒等十将东下赵魏,将军事活动扩大到西晋王朝的腹地——中原地区

随着刘渊影响的扩大,其他反晋势力先后依附于其麾下。上郡四部鲜卑领陆逐延、氐人领单征

,以及叱咤风云于青徐兖豫等州的王弥,都称臣于刘渊。刘渊均署其官爵,委以重任o

。当王弥归附时,刘渊特地派侍中、御史大夫呼延翼郊迎,致书王弥,大加称赞,表示自己将亲自为他接风洗尘。后两人会面,王弥劝刘渊称帝,刘渊十分高兴,说:“我原以为将军不过是悍勇武将,今日方知将军有勇有谋,堪称孔明。我得将军,如鱼得水!”于是任命王弥为司隶校尉,加侍中,特进。后又进弥征东大将军,封东莱公,负责东线战事

在刘渊的指挥下,汉国在对晋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元熙五年(o年)三月,刘渊攻占汲郡,控制了顿丘、河内地区。七月,刘渊进据河东地区,攻克蒲坂(山西永济西)、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并将汉国都城由离石南迁至蒲子(山西隰县)。刘渊兵锋所及的河东、平阳二郡的诸县垒壁望风而降o

。在并州,刘渊亦控制了除州治晋阳以外的诸郡。九月,刘渊又遣王弥、石勒进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魏郡太守和郁弃城败走

为了进一步提高汉国政权的政治影响,加强自身的政治权力,刘渊于元熙五年(o年)十月在蒲子正式即皇帝位,国号仍称汉,改元永凤

。仿东汉制,设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又仿晋制,大封宗室和异姓功臣。不久,刘渊迁都平阳,改元河瑞

进军洛阳

刘渊称帝后,继续对西晋的军事活动。他派遣石勒进攻冀州,连下魏郡、赵郡、巨鹿、常山数郡,陷郡县堡垒百余,众至十余万

。同时,接连动了对西晋都城洛阳的攻势

河瑞元年(o年)三月,晋积弩将军朱诞叛晋归汉,劝刘渊进攻守备空虚的洛阳。刘渊遂以朱诞为前锋都督,以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进攻洛阳,一度攻克黎阳(今河南浚县),又在延津击败晋将王堪。但因刘景残害数万百姓,使刘渊放弃这次攻洛的军事行动。

同年夏,刘渊又派刘聪、王弥、石勒攻下军事重镇壶关(今山西黄碾南)、屯留(山西屯留南)、长子(山西长子),斩一万九千级。八月,刘聪受命南攻洛阳,大军长驱直入,败平北将军曹武,推进至离洛阳一百里的弘农郡宜阳县(河南宜阳西)。刘聪自恃骤胜,不设防备。九月,弘农太守垣延诈降,夜袭刘聪,刘聪大败,不得不撤军。

o

十一月,刘渊再次派刘聪、刘曜、王弥、刘景等率精锐骑兵五万进攻洛阳,呼延翼率步兵为继援。刘聪屯驻宜阳。西晋方面未料到汉军这么快又卷土重来,猝不及防。刘聪军攻至洛阳城西南的西明门。但因守城晋军死战,攻城受挫。刘渊不得已,只得下令撤军

,将兵锋转向徐、豫、兖三州。河瑞二年(o年)上半年,汉军在冀、徐、豫、兖等州取得了重大进展。二月,克鄄城(山东鄄城北),杀兖州刺史袁孚,又拔仓垣(今河南开封北),杀晋将王堪。这几个州的流民有数万家,素为当地居民所苦,所以纷纷聚众焚烧城邑,杀死当地长官,以响应刘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赍志以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