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進站,再是不舍也只能分離。
簡書鬆開潘寧的手,含笑著祝福:「一路順風。」
不僅僅是這一段旅程,接下來的人生路程中,祝你一路順風!
……
送走潘寧一家人後,簡書又忙碌起來。
經過幾年的時間幾個廠子都發展很好,最早的華衣服裝店經過這幾年的擴張,已經在全國十幾個城市擁有三十多家門店。
為了進一步壓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簡書去年前年分別在江城、蘇省以及京市各建了一家分廠。
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又因為服裝廠大多數工人都是女性,在福利這方面她更是用心。
她永遠都記得,當年在家屬院時候經歷過的事情。
對於社會重男輕女的大環境,她無法去改變,她能做的,只有提供一個工作,讓她們有經濟基礎,讓她們擁有說「不」的權利。
這個年代,很多女性忍受欺壓,不離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們不敢。是因為離婚以後,天大地大,卻沒有她們的容身之處。
她給她們這個容身之處,也許宿舍很小,也許宿舍很狹窄,很擁擠,但當走投無路的時候,這裡就是一處淨土。
她們可以在這裡度過難關,通往生。
也因此,在建廠之初,簡書便對宿舍管理十分嚴格,她不希望它像後世的很多工廠宿舍,變成一個有些烏煙瘴氣的地方。書包閣
進了廠,便是她名下的員工,她不會允許,有人在她的地盤,欺負她的人。
好在從創業初始,她便沒在安保上費過心,安保部門很是盡心竭力的維護著廠子的安全。
環境帶給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穗城服裝廠最初一批的女工,已經在廠里工作四年了。
而她們如今,跟四年前判若兩人。
她們變得更加自信了。在家的時候再也不用壓低嗓子,低眉順眼,她們可以大聲說話,可以在不開心的時候甩臉子。可以送女兒去上學,可以在不喜歡的時候說「不」。
她們的家人願意嗎?當然是不願意的。
可是不願意又如何呢?當女工們不再逆來順受,學會了反抗,事情便已經不會如他們所願了。
離開了他們,女工可以搬進廠里宿舍,也可以用工資買一間小房子,可以養活自己和孩子。
不用再給一大家子洗衣做飯,不用勞累一天還討不到一聲好,不用再承受來自男人的拳打腳踢,不用……
去年的時候,穗城服裝廠有一位女工離婚了,消息一出,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嘲諷的、譏笑的、看熱鬧的、眼含期待的……
其中大多數都覺得她做了個錯誤的決定,離了婚的女人,能有什麼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