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大秦赋演员表 > 归秦的方法(第1页)

归秦的方法(第1页)

一大一小采购回家。

柴房里面有石磨,范雎先前收拾的时候就看到了,正好用得上。

石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兴起却是好几百年后了。

因为这个时代消息传递的困难性,再好的东西想要推广其实并非那么容易。

范雎又看了看庖厨,灶台锅具什么的都在,不过都脏兮兮的,得烧好滚水消毒后才能用。

范雎忙活了起来,一边烧上滚水,一边用石磨将买来的豆子磨成浆水。

赵政搭了个板凳,踩在凳子上,一勺一勺的将豆子灌进石磨里。

他现在觉得干什么都特别的有劲,比起以前每天都只能躲在房间内,现在外面的空气阳光都让他特别的舒服,最好的是,他院子里有仙人。

用石磨磨出来的浆水和机械研磨出来的有很大的差别,豆渣非常的粗,磨得也不够彻底,很大一部分营养价值依旧留在豆渣中。

这样也好,豆渣可以用来做大酱和酱油,范雎在购买酱油的时候,看到那价格时就有了这想法。

比较麻烦的是,豆渣和浆水的分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过滤的过程。

范雎找到一块不要的布料,沸水煮了一番,消毒,然后用于过滤。

这个时代的布料没那面多工业染料,消毒之后,即可作为天然过滤工具。

等过滤好浆水,将浆水倒进温水中缓慢熬煮。

一边煮一边将买到的那块卤盐用温水侵泡起来。

古时候的盐又叫卤盐,通过熬制卤水而浠出能食用的盐,像这样一块还没有处理的卤盐其实是不能多食的,会中毒,但便宜。

范雎要的正好是浠盐时别人不要的卤水,早些时候大部分卤制品所使用的卤料都是这么来的。

等锅里的白色浆水熬制得开始翻滚,范雎将手上的卤水一点一点的倒进锅里,边倒边在锅里搅拌,这一过程被称为“点卤”。

煮沸的浆水慢慢的在点卤的过程中凝结,这时就不能那么大的火了,也不能再搅拌,而是慢火等它凝固凝实。

一锅白色的浆水,原本如同滚动的雪花,现在却神奇的变成了玉膏一样。

晶莹剔透,玉之骨髓,食之长寿,这就是“长寿玉膏”名字的由来。

食之长寿,还真不是在乱说,我国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偏向于碳水化合物,而少蛋白质。

人的生长生存所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需要均衡的,但在古代普通百姓要吃够肉,实在太困难。

而豆类制品却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所以在蛋白质大量不足的情况下,多食用这“长寿玉膏”,的确有益。

还有一方面,古时食物粗糙,人到老年牙口不好,难以下咽和消化,吃不下饭自然人的身体就不会健康到哪里去,而“长寿玉膏”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就有了老年人常食则长寿的说法广为流传,这也是“长寿玉膏”名字由来的另外一个说法。

赵政垫着脚,看得一愣一愣的,伸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似乎比豆饭更加的吸引人。

范雎盛了两碗,然后弄好调料碟子。

酱油,盐,茱萸切碎。

茱萸,在辣椒还未传入国内时,一直是辣椒的代替品。

它和辣椒的味道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没那么辣,味道带着一点苦,怎么形容呢,就像味道淡一些的芥末。

赵政正捧着自己的碗,向门口走去。

仙人说,他得让赵国人知道,他有多受重视。

这长寿玉膏,可不就是别人吃不到的。

不多时,赵政烟熏火燎的跑了回来,范雎都看得一愣,怎么衣服跟快着火了一样?

范雎也探出头看了看外面,隔壁大门,一个头顶一奇怪青铜冠的高冷孩子正怒目而视。

说那孩子戴的“冠”奇怪,因为它是青铜所制,上面缠着大红色的帛绢,像两条大辫子垂在小脸两侧,跟个小二郎神一样。

更奇特的是,那青铜红冠向外喷射着火柱,看得范雎都愣了好半响。

难怪赵政眉毛差点都被烧了。

赵政可怜巴巴地跑到范雎身边,还不忘回头喊道:“燕国子丹,我就是……我就是路过……,你居然用地母器皿烧我。”

对面那高冷孩子拂了拂头上冠,冷哼了一声。

跑到他面前,碗都凑他脸上了,炫耀得都快上天了。

说什么神仙才能吃到的长寿玉膏,一般人没得吃。

范雎其实也没想到,赵政这小孩是真能炫,都不用教。

范雎有些诧异地看了看对面那孩子,燕国公子丹?

历史上记载,公子丹的确在这段时间,被质于赵国。

七八岁的小正太一个,范雎心道,可惜他的相机没电了,不然非得拍上一张,将这个时期能遇到的历史人物拍个遍,搞一个人物集出来,多有意义。

范雎对对方头上那戴着的冠也颇为感兴趣,对赵政问道:“地母器皿?”

他记得在邯郸城外遇到过一个刚从地底出来的队伍,他们拖出来一青铜大球,其他人也称为地母器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