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回到过去当特工我是曹宁 > 第1098章 三大船厂(第2页)

第1098章 三大船厂(第2页)

张铁军想了一会儿就想起来它是谁了。

这条船在十九年之后不但会扬名国内,还出圈到了国外……船翻了,四五百人只跑出来十来个。

东方之星是九四年下水的长江游轮,翻的那会儿都二十一岁了。

咱们规定的客轮年限是三十年,二十一岁到也不算老,只不过这条船,还有它的弟弟妹妹们都属于是早产儿,先天有点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加上中间又进了几次大改造,把船的模样身材结构都改了,包括压载舱和调载舱。要说胆子也是真大,是真拿安全没当什么事儿。

不过,九六年这会儿,这条游轮到还没经过折腾,还是当初下水的样子,瞅着有点憨憨的。这也是它安全性最高的一年了。

它有一个哥哥,是足月顺产的,叫东方大帝号,有四个早产弟妹,分别叫东方之珠,东方王子,东方皇宫和东方皇苑。

为什么说它是早产儿,不,早产船呢?

东方大帝号是东方轮船公司的第一条游轮,而且档次很高,是涉外游轮。原来东方轮船公司是跑货运的,大帝号是公司涉入旅游行业的开门船。

大帝号由唐家坨的东风造船厂设计建造,所以说它是足月顺产。

而东方之星和它的弟弟妹妹就比较神奇了,是东方轮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厂拿着大帝号的图纸硬干出来的,就问你厉害不厉害。

要知道东方轮船公司造船厂在这以前只能建造小吨位货船,连资质都没有。这中间的差异可就大了去了。

要不怎么说到处都有能人呢。

一个只被允许,也只有建造三六八千瓦拖轮,三百到五百吨级驳船和六十米以下钢质趸船的主要以维修为主的小厂,就敢造客轮。

你敢信?可他就敢干,不但敢干,还干出来了。一下干了五艘。

第一艘的时候吧,还没那么自信,是找涪陵川东造船厂建的主体壳子,大概也是学习学习的意思,然后发现好像挺简单的。

就是这条东方之星。

不过他们到是也没自信到自己无所不能的地步,后来几条船改造的时候,找的是渝城造船厂。

渝城造船厂是老牌军工企业,也曾经是渝城最大的造船厂,六六年成立于巴县明月坨,代号429厂,是生产猎潜艇的。

川东造船厂生产潜艇。

川东造船厂,潜艇下水

当时还有一个位于长寿的卫东造船厂,生产快艇。鱼雷快艇。

6625型

当时布局在江津,茶山,万县,涪陵,武隆还有主城区的十五家工厂,一个供应处,一个工业局,一个转运站,

还有四家研究所,全部都是给这三家造船厂配套的,包括茶山红江厂。真的是大手笔,是中国海军的奠基工业。

想一想,那个时候,几十家造船工业的相关厂和院所,几万职工十几万家属还有院校毕业生。

从大城市出发,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翻山越岭开山筑路挖洞建桥安营扎寨,在荒山僻岭中建起了一座座工厂。

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也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有了自己的潜艇,猎潜艇和水面攻击舰船。

然而,一觉醒来终是空,这些苦干实干的英雄老厂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叫市场的陌生怪物。大家都需要转型,转产,得想办法活下去。

一直到九六年这会儿,还有很多厂陷在调整之中,举步维艰,那些当年义无反顾的人们已经老了,陷入在贫困交集当中。

时也命也,在这场世纪大转折当中,大家纷纷想办法自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走向了不同的结果。

渝城造船厂选择的是继续造船,承接造船和船体改造业务,东方之星就是他们的手笔。最后这家老船厂在零四年底宣布破产。

川东造船厂这家潜艇工厂,给东方之星造船壳子的老厂选择了变通,他们研究起了预热器,做长江大桥的钢结构,给渝城轨道交通生产道岔。

一边挣钱一边钻研技术研究焊接工艺,一边寻找方向,最终成为了我国七大造船厂之一。

而卫东造船厂,国营442工厂,6625型鱼雷快艇的制造者,更名为渝州纸厂,生产瓦楞纸和箱板纸,在三峡工程中进入了关闭名单。

现在只留下有几栋生活区的家属楼依然屹立在山腰上,成为历史的见证。

废弃的厂区

说远了。

这艘东方之星明年就会进入明月坨渝城造船厂进行大改造,加长船身封闭船舷,连船首都改掉了,主体结构被严重破坏,为日后的翻覆打下基础。

因为转产转制的原因,前几天张铁军在渝城召集渝城船舶企业的时候,主要偏重的是原来的配套厂,造船厂只有东风参加了。

主要是渝城造船厂已经是一个大维修厂,而川东造船厂在生产预热器和钢结构,找他们干啥?还有卫东,都成了纸箱厂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