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刚过丑时,文武百官们就早早聚集到了午门外。
今天所有人都很精神,就连往日那几个年纪大容易瞌睡的,此时都满脸肃穆。
整个午门都笼罩在一股莫名压抑的气氛里。
汉王造反的事情,稍晚一些的时候已经传遍了京师,没几个人能想到汉王敢反,毕竟如今汉王对比朝廷的实力悬殊比当年靖难时还要大。
可真当汉王造反的消息传来后,就连往日那几个坚信其不敢妄动的大臣,此时都有些心惊肉跳。
没办法,汉王朱高煦实在是太能打了。
靖难之役总共持续了四年,朱高煦在这四年里立下了无数战功,其中有几件如白河沟之战,永乐帝遇险,汉王策马去救,阵斩朝廷大将翟能父子,击退大将平安。
东昌之战,永乐帝又遇险,张辅的父亲都战死了,所幸汉王奋勇向前,救永乐帝于水火之中。
浦子口之战,大明战神徐达之子魏国公徐辉祖大败燕军,永乐帝一度想要求和,此时又是汉王杀出,大破官军,一举扭转了局势。
因为这三件战功实在是过于骇人,所以即便历史上汉王被造反后,偏向朝廷的史书也无法抹去,只能如实记录下来。
人的脑袋只有一颗,身家性命都寄悬于颈上。
文武百官们都是人,大家都担心自己的权势、财富、娇妻美妾被举着刀的汉王夺走。
“当——当——当——”
终于,当寅时过去,代表卯时的钟声响起,所有人都如解放般快步通过午门,接着排队踏过金水桥,整好顺序后,鱼贯进入了金銮殿内。
“皇上会派谁去对付汉王,谁能守住我们的富贵?”
几乎所有人都在想这个问题,好在朱瞻基没让他们多等,早朝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谁去对付叛王。
一时间群臣纷纷上奏,很快,成国公朱勇的名字便被皇帝叫了出来:
“成国公。”
“臣在。”
现年三十六岁的朱勇听到自己的名字并出列后,顿时现满朝的目光都转向了自己!
身为成国公朱能的儿子,朱勇十七岁便因为父亲病故而早早袭了爵。
老国公很能打,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可小国公究竟如何,那就值得怀疑了。
永乐帝最后一次北征时也带上了朱勇,可惜这次蒙古阿鲁台部不战而逃,灰溜溜地跑了,明军只能无功而返。
朱勇失去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这一次,他想要抓住!
质疑别人,又或者不想被别人质疑,本来就是人性的一环,朱勇便是不想被别人质疑的人,他想要得到别人的瞩目,或者承认:
“不愧是朱能的儿子,当得起成国公的爵位。”
所以当龙椅上的明宣宗说出“能否请成国公担当平叛主帅的位置”时,朱勇想也没想,当即下拜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必将为圣上擒来叛王!”
朱勇说此话时声音洪亮如钟,仿佛其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当他起身后,现无数道饱含信任、托付的眼神注视着自己时,朱勇顿时涨红了脸,他很享受这种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