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大道修行者境界划分 > 对道德经的理解之一(第1页)

对道德经的理解之一(第1页)

对这个题目,说实话有些不敢动笔。《道德经》传世二千多年,注释已汗牛充栋,许多是大师级的注解,后辈小子在此往往开口便错。

在此,不避己陋,说些自己的理解,也算对书友交待。

首先是要理解什么是道,曾有说法,什么是道,开口就错!《道德经》开篇便说明这个问题,老子当初开悟大道,实在无法说清,便通过各种对比,各种否定之否定来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用语言描述,说出来却已偏移大道,道之为字,不过是假借。就象一首中文之诗,翻译成英文,已失去中文原意,出现偏差。心中领悟的大道,一旦说出,便已偏移心中原意。

举一例:民国军阀张宗昌本为粗汉,却附庸风雅,喜爱写诗,并出过一本诗集,通篇为打油诗,爆笑之极,下面便是他的一首。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后有英国人将此诗翻译成英文,过后不久,又有好事者将英文诗翻译成中文,此人从未看过张宗昌原诗,也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以为是英人游中国名山后所写,翻成中文如下: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此诗不论语言,还是意境,甚或内涵,都能算上佳作。一首诗经不同语言翻译,尚能如此,何况真正的大道。故用语言描述什么是道,必定会出偏差,此是无可奈何之事。

既然写此文,只得勉强说之!

();()  道是宇宙的本源,创生宇宙之后,又蕴于宇宙所有之中,道是万物真正本体,我们所见都是道的外在表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此为第二十五章,此段经文说明道为宇宙本源,宇宙由之而生。它无声、无形,是唯一的、绝对的、永在的。

这段经文,我有一友,曾戏言此是描述现代科学上的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初,并无时间空间,混沌之中有一质点(用混沌都不对,连时空都没有,你们能想像?),无有体积,不知何故,发生爆炸,时间空间由此诞生,此为距今一百三十多亿年前,一经爆炸,空间迅速向外膨胀扩大,此为大,飞快向外扩大,便远逝,一旦远逝,最终返回原来位置。现在科学证明,如果你以光速向前以直线飞行,经过无数亿年后,还会回到原来这一点,因为宇宙空间是弯曲的,光看起来走直线,实是沿空间而行,就如环球航行一样,这便是反。

当然此为戏言,却真实揭示大道本质,大道无所不在,现代科学所言,不会超越大道。

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道既然为天地母,便无所不包,便为“大”,当心中产生“大”的名相,就本能以自己为中心,意识随之向外想像,循大而远逝,感到道非常玄妙,然而道无所不在,自己身内便有道,当返回自身,便可找到道。

道虽无所不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为道在万物之中的本体,盖佛家超有无而言性,道家兼有无而言道,皆指本体,所以体道,以心感应,其上二章便是效验。

();()  道有生生之用,无为而无不为;道之体现,不居功,纯任自然,以静虚为主,真实体道,淡而无味。道之运行,对立而转化,有无相生,生死相换,祸福相依,不一而足,并且循环往复。诸位可以从经中大量章节发现上面所述,就不细表,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说。

从《道德经》如何体道和修道。一是从心性思维方面体道,可从有无两面转化体道,无为而行,损思、少事,啬神、主静,致柔、处弱。二是修道原则,致虚守静,虚心实腹;忘言守中;形神相抱。

《道德经》可以说中华大道的总纲,后世凡修行者,均视之为圭旨,其述大道,不论在治国,还是军事,以及修行,几乎在人类各个方面都可以从中找到指导原则,其实如大道无所不包,许多人根本不理解,却对它说三道四,实在可笑,然一个人想达到先贤高度,并不是易事,但也不是做不到的。

说一点,道本意是路,你体道修道,不过是寻找一条,踏上一条让自己生命升华的通天大路,便是大道。

写这一篇,却控制不住,开头发现一铺开便收不住,后面三四段急忙收住,只说了自己所知的原则,不敢铺开,假传万卷书,怕将人引入歧路,如有兴趣,以后有时间慢慢写来。我的感觉,还是去看《道德经》,得道之人毕竟是少数,我在此大言不惭谈道,实是给方家耻笑,以后再说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