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崇祯大明春秋各半笔趣阁 > 第八十一章羌管悠悠霜满地一(第3页)

第八十一章羌管悠悠霜满地一(第3页)

他是儒家出身,当年的事情也是有所耳闻,其中的权利搏杀,和几十年前的戚家军的破灭简直是一模一样。

只有他真的而做了少将军,才能明白其中的手段有多恶心。

这也是曾经有不少人,暗中找上他,说是不能让皇上继续迫害儒生,而他从来都没有答应的原因。

思绪一飘,飘到了山海关,想来孙传庭和卢象升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拉拢吧。

“承畴,你是想要在冀州做冀州军区的冀州将军,还是想要去边防上,做卫国将军?”

崇祯解决了秦良玉心中的疑惑,接着就进行了下一步的安排工作。

“冀州将军总领冀州的军务,以后,大明就重分为九州,每一个州,一个总领军务的将军,不受当地官员的节制,只归属军部管理。哪怕是军队里面有人犯法了,也是由军部的军事法庭来判处。”

听着这种和原来大明兵部不同的划分方式,分明就是在提高军人的地位。

而且这种提升,是从根本上和文臣进行了切割。

两家的事情,就是各管各的,就算其中起了矛盾冲突,也只扥找皇上来解决,而不是在朝堂上让内辅来判断谁对谁错。

“卫国将军是做什么的?”

洪承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官职。

“卫国将军就是不管国内,只管边防,比如说:朕要在辽东设置一个辽东卫国将军,全权负责辽东的军务,也就是说九州将军负责国内,而卫国将军则是负责保卫国家,另外也有机会打出去,总是就是灵活性更高,更容易得到军功。”

说明白了一些事事情,也就明白了两者之间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算了,你现在还是先把冀州给我稳定下来,以后要打仗的地方多了去了,有的是好位置给你安置。”

崇祯刚刚说完,忽然现,自己连向全国推行更改军制都没有办法,也是一阵牙根生疼。

一时间,不知是默契还是什么。

不管是大明还是大清,都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改革。

为的就是强大自己。

只有南京的那一群人,还是找不到搬到崇祯的办法,成天流连淮河之上,说一些之乎者也的抱怨话,一次来宣泄自身的不满。

知道一个消息传来,他们才弹冠相庆。

四川平武小河营元月中旬地震。

到了三月份了才传到了京师,一时间沿途说是很么话的都有。

天人感应说:崇祯失德,不然为何西安府闹灾荒,接着蓟辽有开始兵灾,好不容易两个地方都平息下去了,前去支援京师的秦良玉,又把灾祸带到了四川。

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的人信誓旦旦,听得人也是津津有味。

舆论的喧哗,让已经平息下来的冀州和雍州,都有些不稳当。

哪怕是宣部的人,全力的宣传崇祯的正面形象,都有些难以为继。

“秦将军,这次又要你辛苦一趟了。”

崇祯恨不得用石头把老天爷给砸下来,原以为今年能够消停一年,好好的补足元气,来年好一战灭掉建奴,谁知有出事了。

四川那个地方,本来路就不好走。

就算是他想要立刻救援,都没有任何办法,此时手底下能用的人,也就只有秦良玉一人了。

“辛苦倒是不至于,都是为了大明。”

秦良玉学着最的军礼给崇祯行了一礼。

这话,崇祯爱听。

若是所有的臣民,都有这么高的觉悟,天灾算什么?只要天上不掉陨石,什么灾难都是毛毛雨。

“我给你批了一百万两银子,和一万块香皂,肥皂,回去的时候带着,另外朕单独奖赏秦将军,散尽家财上京勤王二十万两银子,走的时候,一定要带好。”

这么多的银两和东西,听得秦良玉晕晕乎乎的。

他们散尽家财,也才多少两银子,现在一下子得了好几倍还多。……

他们散尽家财,也才多少两银子,现在一下子得了好几倍还多。

“臣谢过皇上,蜀中百姓永远会记得这份恩德的。”

秦良玉知道,一百多万两银子,若是在原来的朝廷,能除了京师还剩一半,都算是那些人有良心了。

现在却是不打折扣的,全部给她,让她前去赈灾,那真的是天大的恩德。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