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叔叔出差后,沈苒就没有和他通过电话。他出差前倒是来看过她,他说的是可能要出去一个星期,没想到已经两个星期了,都没有回来。
沈苒看着已经没剩多少的狗粮,忍不住跟阿北和阿南说“要不你们吃点其他的”
两只聪明的狗应该是听懂了,露出不是很高兴的表情。
沈苒纳闷狗粮有这么好吃
沈苒和宋时没有通过电话,蓝嫂却有过一次。
就是沈苒被苏晓光接去新开业的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宋时打来的电话。
听说沈苒不在家,宋时就跟蓝嫂了解一下沈苒最近在家里的情况。
“宋博士,你出差回来之后肯定会很惊喜,小苒终于长肉了。脸色比刚来的时候好了很多,有点肉肉的感觉,比以前更加可爱。”
“平时早晚和之前一样,小苒会带着阿南阿北出去跑步。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书房里呆着。小苒真的很喜欢看书,如果钟教授在的话,肯定特别喜欢小苒。”
“宋老师她们让我带过来博物馆的票,小苒也自己去了博物馆。她回来之后还挺开心的。”
“另外就是,我觉得小苒好像想学自行车,但是又担心摔跤,所以没学。”
“噢,对了小苒应该还是很想买房,让我和苏晓光都帮她留意。听她的意思是,等她的父亲回来,他们父女俩可以住在一起。”
宋时没说什么,让蓝嫂继续照顾好沈苒,就挂断了电话。
今天,沈苒去医院陪刘姨接刘智出院。
经过一段时间的手术恢复,刘智已经达到了出院标准,只需要继续在家里吃药,按时复查,很快就可以和其他健康的小朋友一样,活蹦乱跳,高高兴兴去上学。
自从刘智手术转到普通病房后,刘姨其实一点也不辛苦,刘智和同病房的另外三个小朋友玩到了一起,平时刘姨只需要按时把一日三餐送过来就好。
另外三个小朋友都是从外地来看病,刘姨也展现了很友好的一面,把他们三家人的三餐都包了。毕竟她平时不在医院,也要仰仗这三个家长帮忙照顾刘智。
刘姨平时忙什么呢
决定以后留着京市之后,刘姨就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以后怎么生存。
只开一个早餐店远远不够
之前在南市仅仅是做早餐生意,一方面是因为房子是自己的,不需要出房租。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还得花精力在刘智身上,要不然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她肯定是两头都顾不上。
现在刘智的身体已经慢慢恢复健康,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时都有病的可能,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事业。
先还是得做她擅长的餐饮行业。
刘姨对自己的手艺非常自信,她的父母在世的时候,也都是非常喜欢琢磨吃食的人,在困难时期,他们都能上山下河找到合适的食材做美食。如果他们还在世,现在国家鼓励私营经济,他们肯定会开一家饭馆。
刘姨也打算这样做。
虽然把南市的房子卖了,刘智住院的费用也托沈苒的福,相关的费用都全免,但是刘姨实际考察过,她手头上的钱想要一下租店面、雇员工开饭店,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钱得慢慢攒。
刘姨已经现一个商机,她现在住的小区是医院的家属小区,医生们平时工作都很忙,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庆幸的是,家属院离医院不是很远,年龄不大不小的孩子,没办法自己做饭,不过可以带着饭盒去单位食堂打饭。
如果父母有空,就会直接从食堂打饭回来给孩子吃。
还有就是住院的病人家属,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也希望能够改善伙食。
刘姨先跟同单元的邻居聊天,了解他们的情况后,提议自己在家里做饭,可以给他们在家里的孩子准备一份。
邻居们觉得这个办法也挺好,单位食堂和家属院隔着虽然不算远,但是也有2oo米,孩子拿着饭盒跑来跑去,又隔着一条马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太安全。
几天后,家长们现孩子已经不愿吃食堂,个个都说刘姨做的饭好吃。
有的时候,有些医生下班回来,实在太累,懒得做饭,索性直接在刘姨这里买一顿。
病人家属口口相传,想要订好吃的家常菜盒饭,可以提前一天跟刘姨预定。
沈苒来的时候,刘姨正好买菜回来,看到她提着两大兜的菜,沈苒吓一跳,“刘姨,你买这么多菜干什么这得吃到什么时候”
平时沈苒过来看刘智,基本都是直接去病房那边,很少来这里,因为公交车站正好住在医院门口,现在正值酷暑,别看沈苒很瘦,但她其实很怕热,所以基本不会顶着烈日走几百米来刘姨家里。
今天苏晓光一大早给她送新鲜的土鸡,让蓝嫂给她熬汤,沈苒觉得自己应该吃不完,索性拿了两只送到刘姨这里。苏晓光好事做到底,直接开着车把沈苒送到刘姨家楼下。
刘姨还没来得及回答沈苒的问题,对面的邻居开门看到刘姨提着的菜,开心地说“刘姨,今天中午咱们有盐水煮毛豆了,对吧”
刘姨笑道“对满足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