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寒门荣耀(科举) > 98解题(第1页)

98解题(第1页)

那么文靖安就要开始着手寻找这个主题。

春秋这本书,抛开它记载史料的价值,单从语言、文采和情韵等方面来说,它跟史记、汉书等史书相比是有差距的,它就是单纯的事件记述,语言平淡,缺失旨趣,可为什么它能成为儒家经典科举考试里边也唯独将它作为考试教材

第一个原因当然跟孔子亲手编订有直接关系,尊师重道,儒家正统嘛。

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春秋自成书以后至今,它不是单独作为一本书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历史上有许多对春秋做注释的经典,其中左氏、公羊和谷梁三家最为著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这三本书都对春秋加以注释,就好像朱熹为了注释四书所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一样。

那么文靖安从题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能不能从原文的注释中寻找主题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唯一的突破口。

对于题目“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这句话,春秋分别如何解释

公羊传没有注释。

谷梁传简单注释乞,重辞也。古之人重师,故以乞言之也。

左氏传详细注释。

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可以看到,左氏传将春秋原本一句简单的话做了大量的补充,将“鲁成公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xichou来鲁国请求援兵”,拓展成了一个含有警示意义的大段落。

译成白话文如下

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来鲁国请求援兵,郤犫处理事情态度傲慢。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仪,是身体的躯干;恭敬,是身体的基础。郤子却没有基础。而且作为先君的嗣卿,接受命令而来请求出兵,想保卫国家,但却怠惰,这是不顾国君的命令,不灭亡还做什么”

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综合来看,题目这句话肯定以左氏的注释为着重点。

到了这一步,考官的意图瞬间显山露水。

他不是要考题目本身,而是考题目背后的注释,也就是“礼仪”两个字

郤犫失了礼仪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导致他借兵失败辜负国君,他距离死亡不远了。

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靖安在青莲书院和永宁县学学春秋的时候,李碧存和宋教谕都是会涉及到“三传”的,他们讲解春秋的依据就来自三传,问题是无论是李碧存还是宋教谕,他们对三传的关注度远远不及四书章句集注,那么多经典要背诵熟读,学生也难以面面俱到,由此可见科举考究内容极其庞大繁杂,这正是它的难处之一。

幸运的是,文靖安想到了这一层

得益于历年的真题训练,他是接触过这种题目的,他想到了从春秋的注释入手。

不过他并非那种过目不忘的天才,对于春秋也只是熟读而已,不像四书能完全背诵,五经他和林宁宴等人都是注重理解,要是引申到关于春秋的注释,他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他隐隐记得左传在题目这句话背后延伸了一个大段落,至于具体说的是什么,他一时间确实想不起来,只记得那个叫做郤犫的好像要死了。

为什么要死了

文靖安百思难解,进入了瓶颈状态,就像前世做数学题,一个关键公式死活想不起来。

公式想不起来只是丢一道题目的分数,这里想不起来可就全完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难写无主之题,这让他里生出一股焦躁,偏偏此时明远楼那边又敲响了辰正的钟声,这都已经八点了

伴随着钟声敲响,贡院大门再次打开,第一次开门时无人出场,这时就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6续离场了,虽然明知道可以拖到晚上六点交卷,但看到别人交卷,这无疑增加了文靖安心里的急躁。

然而他也只能焦躁,这次乡试本来就是带着点勉强来考的,如果多给他三年时间在府学读书,注释之类的必然会更加娴熟,也就不至于陷入今天这种境地了。

但问题是,写不出来就得又等三年,写得出来就有机会直接去京城。

他向来不喜欢等,更不想走回头路。

他放下笔,看着同一排考舍的五个考生随着监考官到明远楼那边交卷。

那些考生从明远楼那边回来,各自收拾考篮正式离开考试。

考场重新回归死一般的安静。

文靖安始终没有拿起笔,他静坐了一刻钟,最后用水洗手洗脸,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现在是八点,再想四个小时,到十二点把前四个小时的推测综合起来,选取一个最靠谱的主题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