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柳明月也找到了自己的組織,跟徐燕一起說起了村裡頭的鮮事兒。
「村長說了,等這批酒出完,拿到的錢要先買兩頭豬殺了祭祖先。」邊上一個小媳婦低聲說道,「不過不能太張揚,怕礙了別人的眼。」外頭人正斗得如火如荼呢,他們柳家村倒是悶聲發大財,若是被人知道了到底不好。
很多人宣揚共產主義思想,意思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共有的。柳家村的人其實能夠接受共有,但是這個範圍就僅僅是限於他們柳家整個家族的人,可不代表著能夠接受把這些都分享給外頭的人。
於是,在族老的暗示下,村長的提點下,大家都是悶著暗暗高興,不再像以往一樣什麼事兒都張揚出去。
牛蘭芳見大家聊得火熱,也樂得配合,「如今這日子是好過了,村裡頭有了這個酒坊,原本族田的出產就都能變成錢。加上池塘養的魚,村裡頭的蠶房,以及毛衣等等。想到這掙錢的路子這麼多,這心就鬆了。」
要不然今年兩個兒子讀書,她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常丹也跟著點頭,「是啊,要不是因為這個,我哪敢將兩個孩子送去學校。」她不僅僅是附和牛蘭芳的話,也是為了解釋自己將孩子送去讀書的原因。
自從她把兩個孩子,尤其是柳春燕這個女娃娃也送去讀書之後,村裡頭多的是各種閒言碎語。虧得她婆婆是童養媳,一輩子都是唯唯諾諾,平日裡不大愛管他們小家的事兒,要不然還滿頭官司呢。
可柳立安進了酒坊,她也跟著柳明月學了織毛衣的手藝,加上家裡頭的田地出產和院子裡頭養的雞鴨豬,足夠支撐了。
當然,不可否認就是大家不樂意花這個錢,因著他們把孩子都送去了,很多同齡人也鬧著要去,那些摳門兒的可不惱了。
柳明月家是遊刃有餘,大家都清楚,柳立成送兩個兒子去也無可指責,畢竟他是村長,家底豐厚著呢。這柳立安一家子自然成了大家非議的對象,其他人都分擔不了這種針對,也真真叫人無奈。
今日她這麼一說,加上剛剛牛蘭芳的鋪墊,大家倒是也都諒解了。很多人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能跟他們一樣,將自家的孩子送去讀書。
畢竟,中國成立了,鎮上的政府班子搭建好。然後最近政策下來,大家也開始對這些關注起來,工廠的崗位慢慢招滿,條件也很簡單,讀書的人還是占優勢的。如此一來,學校的招生工作也進行比較順利。
「那是定的什麼時候出酒,等殺豬了可就熱鬧了,大家等著貼膘。」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始商量著殺豬的時候該吃什麼菜,「到時候整一桌好菜,讓陳叔好好嘗嘗。」
「那可得好好整!」老陳頭笑著答應下來了,他反正是不怕承了這個情,「到時候整兩瓶,好好喝!」他剛剛已經都看過了,每一桶都過關了,證明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手藝。以如今這個情況,這個酒坊發展肯定很不錯。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
第二十二章
殺豬宴還沒有辦,那邊就有了的政策下來,要求每個村都辦一個掃盲班,好好地給大家掃盲,爭取消滅文盲,提升大家的識字水平。柳家村其實還好,富庶談不上,但也不是那種窮鄉僻壤出刁民的地方,只要肯學,多的是識字的地方。
柳明月在柳家村定居之後,日子過得悠閒,雖說總有瑣事煩身,今日為孩子的午飯發愁,明日為自己又長肉了發愁,可與上輩子相比較,那簡直是安逸過了頭。
可能正是因此,她總會習慣性地投入到現實生活中,忽略了眼下的時局。而這掃盲班的出現,正正是讓她再次回憶起從前的一切。很多時候她都覺得,這輩子肯定會有所不同,可歷史的齒輪又每每重複著它的軌跡,讓人有些無力。
個人在大時代洪流面前的力量之薄弱可見一斑,她想,或許應該將心思落實到實處,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為好。
掃盲班的位置就定在祠堂,柳家村的祠堂時常維護,還算齊整。屋子裡頭點著火盆,大家聚著,由識字的人充當老師的角色,給大家講解授課。柳明月去湊了兩次熱鬧,便不再去了,反倒是阿香拉著秦嫂,倒是去得勤快。
村裡頭的婦女們對這件事並不是特別熱衷,不過冬日漫漫,有個地方聚著消遣也是不錯。她們大多數都會帶上孩子和手工活兒,聚在一起,一邊聽講,手上還不停忙活著。
酒坊的酒已經由老陳頭主持著運往省城,這一次是借用了徐志明的關係。他在銀柳鎮上班之後,因為農用機的事兒倒是露了好幾次臉,這不,鎮上有了運輸隊,得了國家撥過來的兩輛卡車後,他就成了運輸隊的小隊長。
畢竟,從前在軍隊的時候,他也學過,好歹比其他人強些。
這兩輛車在銀柳鎮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建好的作坊不多,一個羊毛加工廠,一個酒廠,還有就是紡織廠和糖廠。可生產的東西銀柳鎮,或者說周邊這一片都是消化不完的,這兩輛車就成了大家共有的資產。
也正是因此,徐志明的待遇水漲船高,還因為能夠接觸到不同的廠領導而有了其他人沒有的資源。前幾日他跟供銷社的一個採購搭上線,認識了省城負責採購的一個小隊長,很多東西就有了來路。
作為車隊的小隊長,藉口去省城接東西,去的時候順帶把柳家村的酒給捎上也是可以的。然後等完事兒了,該補的油錢補上,再給司機和隊裡頭的人都送些好酒,也是彼此都高興的事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