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出身的钱塘闵家,是书香传世的名门望族,祖父曾担任过太傅一职,做过先帝的启蒙恩师。
而太后娘娘是先丞相之女,与老夫人自幼便是闺中密友,当年先帝途经钱塘时借住于闵家,见到了到闵府游玩的太后娘娘,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谢家三郎战死,先帝念及这一家孤寡妇孺的不易,给谢家三位嫡女都赐了婚,谢家三小姐许给了武侯世子,五小姐给太子做了贤妃,六小姐与殷小公爷自幼便定下了亲事。
“谢家一门忠骨,我夫君、大儿子和二儿子为朝廷战死沙场,将军府承蒙先帝的眷顾,膝下的几个孙女都有了好归宿,只是我家六姐儿一日没有嫁出去,我便一日都无法安心。”
老夫人说到动情处,眼里泛起了泪意,“这孩子命薄,年芳二十了都还待嫁闺中,怕是没有那个福分,嫁不进国公府的高门楣。”
谢兰若掩嘴一阵轻咳,凝脂的脸颊上硬是咳出了一抹潮红来,“祖母,我自幼患有喘疾,福薄命浅,是我配不上殷小公爷。”
娇滴滴的软糯嗓音,泫然欲泣的如水眸子,她扮作楚楚惹人怜的弱女子,就不信退不了国公府的亲事!
太后娘娘闻言冷皱了眉头,“殷轼如今也二十有一了,早过了婚娶的年纪,国公府迟了这么些年都没有上门提亲,委实怠慢了谢家,这事哀家会亲自过问。”
“太后娘娘错怪国公府了,前些日子国公府派人来议亲,说是六姐儿体寒娇弱,怕她嫁过去后子嗣艰难,便从谢氏宗族里选了中书舍人的嫡女,说是要一并嫁过去做侧室。”
老夫人哀怜叹息,“如此这般,两家的亲事便不作数罢,老妇跪求太后娘娘,替六姐儿退了这门亲事。”
谢兰若搀扶着老夫人双双跪了下去,太后娘娘哪还坐得住,连忙遣了内侍的嬷嬷将人给扶起来,急道:“这事由哀家做主,万不会委屈了六姑娘。”
“传召长公主和殷小公爷,哀家要当面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随侍的太监当即领命称是,速速走了出去。
*****
殷轼跟随长公主进到永宁宫,他一眼就看见了边上垂泪的杏衣女子,她哭得无声无息,串珠断线散,那样惹人怜的破碎感,令他心上莫名地扯了一下。
他朝太后见了礼,退到一边站着,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横了眉宇,再看向那位杏衣女子时,她眼里染了一圈红,委屈得好比那耷耳的小兔子。
想来这便是他未过门的妻,谢家六小姐。
长公主被太后娘娘质问了一番后,坦然地将所有事情应承了下来。
她直言不讳道:“母后,国公府子嗣单薄,谢家六姑娘身体孱弱,怕是难以诞下嫡子,我也是顾忌到她的体面,才选了谢氏同宗的闺阁女子一并嫁过来,何错之有?”
“简直是胡闹!”太后娘娘被她气得不轻,“旧时在宫里纵着你,没得把你娇惯得如此任性,误了轼儿的婚事不说,传出去还白白地让人耻笑。”
“这门亲事以后由哀家说了算,你别管了。”
长公主哪肯轻易罢休,她见不得谢家在背后捅刀子,刻薄道:“母后,当日谢家赶人时,口口声声地说过,要退了父皇定下的这门亲事,怎么进了宫,谢家六小姐又要执意地嫁过来?”
老夫人正待开口,谢兰若按住了她的手腕,施施然地站了出来。
她朝长公主和殷小公爷见了礼,未语三声咳,从发间取下一支溜金点翠珠花步摇,端持在手上。
“这是当年先帝赐婚时赠与的步摇,“谢兰若生生地将簪子掰成两截,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道,”簪断人离,此婚作罢。”
她抬眼对上殷轼饶有兴味的眼神,心里止不住地突突在跳,她一下忘了伪装成娇娇女了,这么硬的步摇簪子,怎能一下就折成两截!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