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孙子兵法第十一篇九地篇主要论述了九中用兵原则 > 第一篇 始计篇(第1页)

第一篇 始计篇(第1页)

原著载文】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白话精读】

军事战争乃是举国的大事,关系到国民的生死,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不能不深思熟虑。所以,军事专家不能不考虑以下五件事情,而后才能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深刻的了解。这五件事分别是道、天、地、将、法。“道”指的是君主与国民上下一心,同生共死而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天”指的是打仗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依靠有利的天气,避开不利的天气;“地”指的是打仗时要注意地形的情况,利用有利地形,绕开不利地形;“将”指的是统领三军的将军要智力超群,赏罚分明,关爱手下,勇猛英明;“法”指的是军队的管理需要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君王或者将军了解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按照我的计谋行事,便自然可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客观形势。打仗需要用各种方法来迷惑敌人,带兵打仗之前,君王或者将军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考虑得越周密,在战争中取胜的把握便会越大;否则,胜利的希望便很小。我从交战双方战前的准备中便可以知道谁将取得胜利。

【经典战例】

商周牧野之战

商朝末期,纣王四处发动战争,滥杀百姓和大臣,并建造酒池肉林,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这激起了天下百姓及四方诸侯的反抗。正在天下大乱之时,周兴起了。周文王在讨伐商朝的时机还未成熟之时便去世了。文王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周文王去世之前,天下大部分诸侯都已归顺了周。武王姬发为了试探各路诸侯的态度,也为了检阅一下军队准备的情况,决定率大军到孟津,并让天下诸侯汇聚此地。战争一触即发,天上浓云密布。到底周武王会不会攻入朝歌城呢?

话说,各路诸侯在孟津集合之后都认为杀入朝歌的时机到了,但周的国师姜子牙认为商朝的国力依然十分强大,劝周武王退兵。于是,武王果断率军队退回了西岐。回到西岐之后,周武王派了大量的细作进入商朝都城朝歌,监视纣王的一举一动。十几年之后,周武王得知殷商大臣比干被杀,其他忠臣不是被关入大牢便是逃走了,商朝内部统治已是四分五裂。周武王觉得出兵讨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就果断出兵。战争开始之时,周军并不顺利。一路上遇到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恶劣的天气造成了周军的车马及将士时有损伤。姜子牙为了稳住军心、提高士气,就对将士们说,上天都发怒了,要惩罚纣王。随后,天下百姓及各方诸侯纷纷投靠武王。这年的二月二十一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等多个少数民族部落汇合,军队的总人数达四万五千。接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向朝歌城进发,不久便到达了离朝歌城七十里的牧野。在牧野,周武王历数了纣王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暴虐百姓等多条罪状。天下百姓及诸侯本来就对纣王的暴行十分反感,听了周武王的话之后,更加激动。此时,又有更多的诸侯和百姓加入到了讨伐纣王的大军之中。与此同时,商朝的大臣胶鬲探听到武王姬发率军讨伐纣王的消息,知道大事不好,便立即上报给纣王。

而纣王对武王的进军毫不知情。纣王的军队刚刚跟东南面的少数民族交战完,并取得了胜利,纣王与大臣们正在皇宫之中庆祝。纣王得知此消息之后,非常慌乱,马上撤掉酒席,准备迎战姬发。可此时,商朝军队刚刚打过仗,死的死伤的伤,军队还没来得及休整,并且主力部队还没有完全返回朝歌,都城内的兵力十分空虚。于是,纣王只好命人将一大批奴隶和俘虏编入队伍,以增加兵力。随后,纣王亲自率大军赶到了牧野。周武王命姜子牙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作为先锋前去迎战纣王。接着,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辆,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冲击纣王的主力部队。

战争刚开始时,纣王的军队还做了一些抵抗,战事比较惨烈,死伤无数,尘土飞扬,战马飞奔。不久,随着战局的慢慢变化,纣王手下的将士毫无斗志,最后不但不与周军交战,军队中新编进来的那些奴隶和俘虏纷纷起义,帮助周武王进攻朝歌。周军见此情形,士气更加高涨,一鼓作气,将商军打得落花流水,纣王的几十万军队就这样迅速地瓦解了。纣王彻底绝望,便登上了鹿台,自焚而死。武王姬发在攻下朝歌城之后,又派兵四处讨伐纣王手下的诸侯。这些诸侯后来纷纷投靠了周。随后,周武王犒赏三军,分封天下诸侯,一统天下。“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杀死了商军十八万人,俘虏了三十三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它结束了商朝六百多年的统治,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地位。

勾践大败吴王

春秋之时,吴国与越国为了争夺疆土在公元前506年到公元前473年间交战了许多次。在一次战争中,越国在会稽受到吴国军队的猛烈进攻后战败。至此,越国的国力大大减弱。越王勾践战败之后,一边向吴王称臣,一边反省自身的过错。接着,越王卧薪尝胆,制定了二十年的计划:十年生育人口;十年训练军队。最后,越王勾践大败了吴王。到底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如何向吴王复仇的呢?这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话说吴越两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附着楚国。春秋中期,吴王通过发动战争,不断扩大领土范围。最后,吴国在“柏举之战”中击败了楚国,彻底脱离了楚国的控制。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吴王开始对弱国越国虎视眈眈。公元前497年越国君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勾践继承王位。吴王阖闾乘越国治丧之时,率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派出死士伏击阖闾。吴国军队军心大乱。同时,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逃回去之后不久便去世了。随后,夫差继承阖闾的王位。夫差一心想为父亲报仇。他在伍子胥等贤臣的辅助之下,重视农业,日夜操练军队。

三年之后,夫差准备率军攻打越国。这消息传到了越王勾践那里。勾践准备先发制人,展开攻击。但是,勾践的战前准备并不充分,兵力不是十分充足。夫差派出吴国的精锐部队在夫椒(今天的苏州西南部地区)迎战越国军队。两军交战,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由于吴军实力强劲再加上越军准备不足,越王勾践战败。勾践率残部五千多人退守会稽山(今天的绍兴东南部地区)。夫差继续率军追击,并将会稽山团团围住。正当越国面临亡国的危难之时,越王勾践采纳大臣范蠡的建议,决定先投降并向夫差称臣。于是,勾践派出大臣文种向夫差求和,并用金银财宝及美女妃嫔贿赂吴国大臣伯嚭。在伯嚭的帮助下,夫差终于接受了勾践的投降,撤军回国。夫差的这一举动为后来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话说勾践战败之后便将朝政交给大臣文种去治理,自己与范蠡去了吴国给夫差当奴隶。同时,勾践的妻子也给夫差当了奴仆。吴王夫差见勾践如此诚心,再加上伯嚭在一旁说好话,便释放勾践回越国。勾践回到越国之后首先诏告全国,检讨自己往日的罪过:在没有准备充分之时便出兵,白白葬送了无数士兵的性命。勾践亲自去看望贫民,抚养孤寡老人。他在休息的地方悬挂着一个苦胆,时不时地去品尝苦胆的味道,来不断告诫自己要发奋图强,走出困苦的境况。与此同时,勾践还颁布了相关的法令,鼓励生养,十年之内不向国民征税。随后,越国的百姓都十分富足,对待勾践如同自己的亲人一般。为了持续地麻痹吴王夫差,勾践还时不时地派人进贡各种珍宝金银给夫差,以表示自己的忠心。这样既消除了夫差的戒备心又助长了他傲慢的习气。

夫差打败勾践之后,国土面积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国力也越来越强大。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夫差根本没有察觉到勾践的真正意图。公元前484年,齐景公去世。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决定率军北上,进攻齐国。吴国与齐国在艾陵(山东莱芜东北地区)交战。“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此战吴王夫差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战争模式,知己知彼,指挥果断,调度有方。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致,将部队分为诱敌,接战,预备力量三块,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全歼齐国十万军队。公元前482年夫差带着胜利的喜悦想进一步称霸中原。于是,夫差邀约晋定公及各国君王在黄池(今日的河南封丘西南部地区)汇合。由于夫差此行带走了约三万精锐部队,造成国内兵力空虚。越王勾践见复仇的时机到了,便调集了四万九千多人,兵分两路:一路赶去切断夫差回国的道路;另一路火速进攻吴国都城。吴国太子接到越国前来攻打的消息之后,急匆匆地率军迎战越军。勾践率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吴军,并俘虏了吴太子,攻入了吴国的都城姑苏。远在黄池的夫差听说勾践攻下了都城并俘虏了太子,并未立即率军返回,而是一连杀掉了好几个前来报信的士兵,以达到封锁消息的目的。随后,夫差用武力逼迫晋定公屈服,成功地当上了霸主。接着,夫差赶忙率领众将士回国。在返回的途中,吴国军队不断听到国都已被攻陷,吴太子已被杀害的消息。三军将士斗志全无,完全失去了取胜的信心。吴王夫差觉得此时若与勾践交战结果必败。于是,他派伯嚭向勾践求和,以达到休整部队的目的。范蠡劝勾践说,以现在越国的兵力还不足以完全消灭吴国,可先接纳夫差的求和。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撤军回国。夫差返回吴国之后,见国内饥荒严重,便下令全国休养生息,等待国力强盛后再向越国复仇。越国大臣文种见吴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强盛,便劝勾践抓紧出兵攻打吴国。公元前478年,天降灾祸,吴国遇上了旱灾。勾践觉得机会来了,准备大举进攻吴国。

开战之前,勾践广泛听取大臣的意见,建立了一套赏罚分明的军事制度。同时,勾践为了鼓舞士气,取得国民的支持,还以“为国复仇”为口号。随后,勾践率军打到了笠泽(今苏州南面的一条江)。夫差率军迎战越军。两军隔江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天黑之时,越王勾践命部分士兵隐蔽在江中。夜半时分,江中的越国士兵假装要渡江进攻吴国,锣鼓震天,杀声阵阵。夫差果然中计,将军队分成两翼准备迎战。此时,勾践已悄悄地率军渡过了江,并突然对吴军比较薄弱的中军展开攻击。吴军方寸大乱,勾践率军乘胜追击,在于没(今苏州南部地区)与于郊(今苏州郊区)两地两次大败了吴军,完全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夫差战败之后便率军退守在都城姑苏。由于姑苏城非常坚固,勾践一时难以攻下。于是,勾践想到了打持久战,下令将姑苏城团团围住。两年之后,姑苏城中物资粮食消耗殆尽,勾践下令攻打姑苏城。姑苏城被攻破之后,夫差率残存的士兵逃到了姑苏台上并派人向勾践求和。但是勾践这次没有答应。夫差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吴国至此灭亡。就国力而言,越国绝对比不上吴国。但是越王勾践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明显的。首先,越王勾践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地颁布法令,推行改革,增强了国力;其次,勾践看准了时机,在吴国国力衰落的时候出兵攻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牧大败匈奴

战国时期赵国邻近匈奴。匈奴军队骁勇善战,进攻与撤退的速度都非常之快。赵国边境上的老百姓常常受到匈奴的骚扰。因此,赵国不得不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对抗匈奴。在与匈奴长期的交战之中,赵国的李牧将军英勇过人,智力超群,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名将。智勇双全的李牧将军在浩瀚的沙漠中到底做了哪些事呢?

茫茫无际的北方沙漠,人迹罕至,自然天气又十分恶劣,赵国驻守边境的将士们都过着极度艰苦的生活。李牧将军十分重视改善将士们的生活条件。他根据边境上的实际情况,把当地的部分税收统一用于军队的日常开支,让士兵们每天都能吃到牛肉,如此一来便大大地提高了将士们的生活水平,鼓舞了士气。与此同时,李牧将军还非常注重军事训练。他在赵国边境设置了许多烽火台,派士兵驻守同时加强了对情报工作的管理,密切监视匈奴军队的一举一动。因为匈奴军队凶残,实力强大,李牧将军便下令,如果匈奴前来进犯,百姓和士兵都应迅速退入坚固的城池当中,不准私自出战,否则将被斩首。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匈奴每次进犯赵国边境,士兵与百姓都躲入坚固的城内,而不出来交战,匈奴自然无法掠夺到任何财物。如此一来,赵国百姓的损失便大大地减少了。赵国军队的这种表现让匈奴首领觉得李牧将军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无能之辈,甚至连驻守边境的部分将士也觉得李牧将军是因为惧怕匈奴才退入城中的。消息传到赵王耳中,再加上奸臣的陷害,赵王对李牧的表现极为不满,认为李牧这样做有损赵国的国威,多次派人责备李牧。而李牧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完全不理会赵王。赵王非常生气,便下令召回李牧并派另一个将军顶替了李牧的位置。李牧被召回的一年当中,匈奴多次进犯,赵国军队每次都出城迎战但都没有好结果,损失非常惨重。赵王无可奈何,只能派心腹大臣去请李牧再次出师。

话说李牧将军被强行召回之后,整天都闷闷不乐,呆在家里不出门。他一想到赵王对自己的不公正做法就十分无奈、心酸。李牧将军一直想找个机会向赵王解释清楚,但总是没有机会。而更让他无奈的是,他过惯了军中紧迫的生活,回到家后无法适应清闲的生活。某天,赵王派出的大臣来到李牧将军家中。当这位大臣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李牧将军心中大喜,但一想到赵王曾三番两次地责备自己,还是不要马上答应出师的好。于是,他用非常冷淡的语气说,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已经无法再出去打仗了,请赵王另请能人异士。赵王派来的大臣知道李牧将军是在说气话,便上前说:“将军你不要再推辞了,过去是赵王对不起您,现在专门派我来表达歉意,希望李将军抛开个人的恩怨,以国家大事为重,以赵国边境上百姓的安危为重。”李牧将军点了点头说:“我李牧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现在就把我的想法说出来,请你转告赵王。当日我驻守边疆,下令士兵与百姓躲入城中,不是惧怕与匈奴交战,而是要避开匈奴军队的锋芒,麻痹他们,等他们放松警惕之后再出兵。这样便能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不久,李牧将军便再次出征了。他的计策还是跟当年一样,一旦匈奴来犯,赵国军民便躲入城中,不与之交战。如此三五次之后,匈奴便更加坚定地以为李牧是个胆小无能的人,赵军不堪一击。于是,匈奴更加嚣张,狂傲,根本没有把赵军放在眼里。与此同时,李牧将军像当年一样厚待将士。将士们从未打过胜仗却得到将军如此的厚爱,心中十分感激,恨不得马上出去跟匈奴打一仗来报答李将军的恩德。将士们的心事,李牧将军都看在眼里了。他觉得此时将士们的士气非常高涨,与匈奴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他在军营中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精壮的骑兵一万三千多人,英勇善战的步兵五万多人,弓箭手十万人,日夜严加训练。同时,李牧将军还让百姓出去放牧,漫山遍野都是牛羊,以此来诱惑匈奴。不久之后,烽火台上的狼烟飘了起来,乌云密布,匈奴终于再次侵犯赵国边境。李牧随即派出军队迎战匈奴,但是他下了军令:此次战斗,只许败给匈奴,不许取胜。于是,这场战斗,匈奴轻而易举地便取得了胜利。匈奴首领听到胜利的消息之后,心中大喜,随即率大军前来进攻。

李牧将军期盼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他早已暗中派出了精锐部队,埋伏在战场四周。匈奴首领刚取得了胜利,再加上从心底里瞧不起李牧,便大胆率军挺进,哪里知道,李牧将军的阵法变幻莫测,奥妙无穷。李牧将军见匈奴毫无戒备心理,便突然下令分开包围匈奴军队的两翼,并用精锐部队进攻匈奴军队中间部分。匈奴军队根本没想到赵军如此英勇善战,与往日的胆小懦弱完全不同。赵军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将匈奴军队杀到惨叫连连。大漠之中,沙尘飞扬,遮天蔽日。这一仗打下来,大漠到处是匈奴士兵的尸体。赵军杀死并俘虏了匈奴军队十万多人。最后,李牧将军率大军追击匈奴残余部队,收复了许多被匈奴占领的城池。匈奴首领差点被俘虏,慌乱之中狼狈逃走。往后的数十年当中,匈奴都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境。此次赵军对匈奴作战的胜利,要归功于李牧将军在战前数十年的沉稳与部署,让匈奴掉以轻心,让赵国士兵的士气空前地高涨。李牧将军的胜利告诉世人,行军打仗除了要沉得住气,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之外,还要精心部署,出乎敌人的意料。这就是所谓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古今两次奇袭

三国末期,魏国司马昭多次派兵征讨蜀国。魏国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二万人奔向蜀国。魏国的军队人多势众,主帅又用兵有方,蜀国军队节节败退,失去了很多城池。在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蜀国谋士姜维将军队从前线撤了回来,与蜀国将领廖化等人会合后,退到了剑阁。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姜维凭借剑阁的险要地势与魏国将军钟会对峙,将十几万魏军挡在了前方,彻底打乱了魏军的行军计划。两军对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钟会打算撤军。此时魏国的另一位将军邓艾上书司马昭说自己可以率领一支队伍从另一面偷偷绕过阴平,偷袭成都。如果成功,姜维必定派兵支援成都,到时候可以乘机冲下剑阁。邓艾的请求得到了司马昭的许可。当邓艾向钟会说出这个计划时,钟会大笑着对邓艾说这是个妙计。随后,邓艾率军去偷袭成都。邓艾走后不久,钟会便贬低邓艾是个庸才。阴平,因处在摩天岭的北面(古代称山的北面为阴)而得名,有进入蜀国的一条偏僻的小路。钟会认为通过阴平,偷袭成都,需要翻过高山峻岭,地势更加险要,根本不能取胜。要是被蜀军发现了,将会被困在高山峻岭之中,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也难怪钟会要如此贬低邓艾。那么,邓艾能成功吗?蜀国的命运又将如何?

话说,邓艾坚信自己可以成功。他首先派出自己的儿子邓忠率领先锋部队在前面开路,自己则率领三万精兵跟在后面。邓艾每走一百里便留下三千士兵安营扎寨,以防前方有不测。随后,邓艾率领手下将士在荒山野岭中,砍伐树木开路,军队走了大约有二十日,还未见到人迹。最后,他们来到了非常险峻的摩天岭,被挡住了去路。因为摩天岭西面是悬崖峭壁,无法翻越。邓忠便建议父亲撤军。邓艾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看了看悬崖峭壁,决定用毯子包裹住自己的身体,滚下去。邓艾手下的将士见到后纷纷效仿。邓艾达到山下时并未受伤,于是率领安然无事的士兵继续前进。当邓艾率军来到江油城时,守城的将军马邈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向魏军投降。这年十月,蜀国国君刘禅知道形势危急,便派人向东吴求救。东吴随即派出将军丁奉前来支援蜀国。但是东吴的军队始终没法牵制住魏国军队。与此同时,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迎战邓艾。但是诸葛瞻这人优柔寡断,没有及时利用地形打击邓艾的军队。等到邓艾进入平原地区便长驱直入,火速打败了诸葛瞻的先头部队。诸葛瞻无可奈何,只能退守到了绵竹(今四川德阳地区)。邓艾继续率军进攻绵竹。不久,绵竹便被攻陷了,诸葛瞻被杀。邓艾率军直奔成都。蜀国上下根本没有人想到魏国军队会通过阴平进入成都,所以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作战的准备。蜀地的百姓听闻魏军已攻了进来,非常害怕,纷纷逃命。整个蜀国顿时间像炸开了锅一样,一片混乱,局势失去了控制。蜀君刘禅立即召集文武大臣上朝商议此事。有些大臣建议刘禅投降魏国;有些大臣劝刘禅逃往东吴。由于大多数臣子都同意投降魏国,刘禅无可奈何,只能决定投降。于是,刘禅命人赶紧打开了城门,魏军随即占领了成都城。此时,姜维正在前线与钟会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最后,姜维接到刘禅的命令,不得不向钟会投降。蜀国的将士们放声大哭,气得用刀直砍石头。随后,魏国军队迅速占领了蜀国。至此,建国四十三年的蜀国彻底灭亡了。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奇袭的战斗。从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对峙到邓艾偷渡阴平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魏军便成功地改变了被动的局面,顺利地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邓艾的妙计。邓艾绕远路,越过重重的高山峻岭。这一切看似对自己毫无益处,反而有害,但是蜀国军队根本没有想到有人能从摩天岭上滚下来。这给邓艾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下面要讲述的是一个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奇袭战斗,精彩无限。

郑成功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公元1658年,郑成功统率十七万军队与浙江东部的张煌言汇合,共同商讨北上讨伐清军的计策。联军在赶往长江的途中在羊山海域遭到了台风的袭击,士兵伤亡无数,船只也毁坏不少,损失十分惨重。郑成功只能将军队领到厦门进行休整。第二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上与张煌言汇合。联军这次在郑成功的带领下顺利进入了长江,并且一鼓作气,攻下了镇江、瓜洲,最后包围了南京。张煌言也率军亦收复了芜湖一带许多城池,江东地区的清朝将士一听到郑成功的名字就非常害怕。最后郑成功不小心中清军缓兵之计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败,损兵折将。随后,郑成功拒绝向清朝政府投降,不得不率残部退守金门岛。退守金门是郑成功的人生转折点。这拉开了他抗击荷兰侵略者的序幕。

郑成功退到金门之后,为了蒙骗荷兰统治者,就先给荷兰的总督揆一写了一份信并送上厚礼,以表示对荷兰的忠心。与此同时,郑成功还命手下开始招募大量的士兵并加紧制造船只、做好战争的准备。荷兰总督揆一也早就提防着郑成功,特地请求荷兰政府调集更多的军队,驻守在台湾,以应对郑成功可能发动的战争。随后,荷兰政府加派了十二艘战舰,一千多士兵前来支援。但当为首的军官樊特郎见到郑成功的信件之后,却认为郑成功的话非常可信。于是,他只留下了三艘战舰及六百士兵在台湾。郑成功得知樊特郎相信了自己的话,并在探知了荷兰的军队部署之后,果断决定向台湾岛上的荷兰军队开战。1661年3月22日,郑成功率领三万精兵直奔向台湾岛。当时,荷兰政府在台湾岛的总兵力只有两千多人。并且,荷兰的部分军队还分散在台湾岛周边的其他岛屿上,由于水路比较狭窄,只能通过小船来通行。这便造成了荷兰军队交通及信息等各方面的不方便,给郑成功带来了绝佳的机会。郑成功决定先攻下鹿耳门港,因为那里只有六名荷兰士兵看守,容易攻下。一天,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乘着战舰迅速靠近了鹿耳门港。六位荷兰士兵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便被消灭了。从鹿耳门海港进入台湾岛有两条海路:其中一条水深比较容易行船,但是有荷兰的重兵把守;另一条路水浅,不利于行船而且有许多礁石,但是没有荷兰军队看守。郑成功决定铤而走险。不久,海水涨潮,郑成功的军队冒着风浪,成功地从鹿耳门港出发,最后顺利地绕过了荷兰人重兵把守的地方。荷兰军队根本没想到郑成功会走那条十分危险的航线。所以当荷兰士兵见到郑成功的军队时便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最后,荷兰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只能退入赤嵌楼炮台,用火炮向郑成功的军队射击。当天夜里,郑成功率领大军趁着天黑,迅速在禾寮港登陆,准备从后方攻击赤嵌楼。与此同时,当地同胞知道郑成功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台湾岛,都乐开了花。他们纷纷出来迎接郑成功,并送上了粮食。因为当地同胞的热情支持,郑成功的军队的粮草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并且孤立了岛上的荷兰军队。天亮之后,荷兰军队在赤嵌楼以及台湾城的几艘战舰便暴露在郑成功的军队面前,被困住了。此时,台湾城的守军有一千多人,荷兰军队的最高长官揆一正躲在城中,不敢出来。而赤嵌楼内的守军只有四五百人。这两个城之间的联系早就被郑成功给截断了。不久之后,郑成功决定进攻赤嵌楼,同时,揆一派兵前来支援。郑成功出动了“铁人”军队。所谓“铁人”就是,让一些非常健壮的士兵,穿上事先打造好的钢铁盔甲。这些铁人穿上钢铁盔甲之后,就连火枪也打不进。揆一派出的增援部队都被“铁人”军队挥舞大刀,砍了个稀巴烂。此时,郑成功没有后顾之忧,很快便将赤嵌楼攻陷了。随后,郑成功放了两个荷兰军官回去台湾城给揆一带话,让揆一赶紧投降。但是后来揆一拒绝投降。于是,郑成功又命人手下士兵抓紧休整,准备攻打台湾城。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之后,郑成功最终将台湾攻打下来。最终,揆一见胜利无望,便率残余部队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霸占了三十八年的台湾岛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属于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此次战争的胜利,归功于郑成功敏锐的判断力与高明的奇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