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长安城始建于西汉时期。
历经战火,几经修缮,城池倒是保留了下来。
那地下水为什么会被污染呢?
这和城池的污水处理有关。
生活洗漱污水都是利用露天沟渠排放到城外。
而人体排泄使用的是茅坑。
在地上挖一个深坑,铺上一层细沙石砾,简单过滤后的液体便直接渗入地底土层。
如果量小的话,这种大自然的处理方式绝对环保可靠。
但一个经历了近八百年的偌大城池,长期生活数十万人口。
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可想而知。
宇文衍一听。
便知道毕王所说绝对错不了。
他一点都不怀疑古人建造城池排水系统的智慧。
翻遍所有古籍,也很难找到记载哪个城池出现积涝成灾的事件。
但对于人体排泄物的处理,却显得比较原始粗放。
也可能是没想到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京师乃历经数百年风雨之旧城,井水之污已是积重难返,属实棘手……”
宇文衍手捏下巴,右手食指轻敲茶台,徐徐说道。
“启禀陛下!”
这时。
擢升为工部尚书的宇文恺起身拱手,望向小皇帝的眼神中泛着光彩。
“安乐,但说无妨。”
小皇帝右手轻按,示意其坐下说话。
“臣以为,对于“八水绕城”的京师来说,用水问题并不大,只要把河水引进城内即可。”
“不过依臣所知,长安城的老旧不仅仅体现在井水之上,城墙、坊市、屋舍、道路等,包括护城河,每年都需修修补补,花费不在少数……”
宇文恺躬身致意后坐了下来,随即将当下长安城的老旧问题细数了一遍。
众臣听着也是感同身受,连连点头。
“陛下,安乐这么一说,臣想起了年前商业司苏威之言。”
“随着贸易的展,往来商队数量越来越多,东、西两市人满为患,显得有些狭小了。”
户部尚书于翼闻言,露出几分忧心之色。
尝到商税甜头的他,对于商贸之事格外重视。
东、西两市的那些商贾,给朝廷带来的可是源源不断的国库收入。
“还真是如此,除开了商贾,还有众多学子,匠人来到京城求学,谋生。”
“如今京城常住人口,和天元元年比,至少增加了十万众……”
颜之仪接过话头说道。
这几年。
众人亲眼目睹长安城人口不断增加,差不多到饱和状态了。
“安乐,可有良策?”
宇文衍内心隐约猜到,毕王提出京城井水问题,宇文恺又积极谏言的目的所在了。
在宇文恺完成河套三城的建造,返回京城后。
小皇帝就问过他,若是有一天长安城无法承担更多的人口,那该怎么办?
当时宇文恺说要么扩建,要么另建新的都城。
小皇帝未置可否,后来也没再提过。
“吾主紫微星下凡,天命所归,一统神州,威加海内,万邦来朝,天下归心。”
“臣以为,统一新气象,万物始元,谋新去故。”
“应当建造天下第一城作为我朝国都。”
“彰显天朝上国之高贵华美,威武霸气之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