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溯不言。
白未替他说:“因为国相明白,‘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国相愿意将扬名的机会都送给主公。那主公也应该明白,臣也是这么想的。”
好一会儿,游溯才说:“先生应该知道,孤不是那种人。”
这话说的甚至带着几分委屈,像是在控诉白未竟然把他和那些生怕被臣子抢了风头的诸侯相比。
白未:“……”
白未竟然觉得游溯此时像极了撒娇时候的二狗。
可怕。
将这个可怕的想法驱逐出脑海,白未才说道:“主公应该听过徙木立信的故事。”
游溯不知道白未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提起这个故事,但他还是点头:“自然听过。”
毕竟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有名了。
当年卫人公孙鞅入秦,以法家霸道说服秦孝公,秦孝公决意变法。而公孙鞅主持大局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当时秦国的国都栎阳集市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承诺若有人将这根木杆运送至集市北门,便赏五十金。
一开始,黔都不信有这样的好事,但有一个人真的将木杆徙木于北门,公孙鞅立刻给了这个人五十金。
从此,黔便知,现在的秦国政府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过去由于秦国政府朝令夕改而造成的人心不附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老秦人人人信赖的政府。
秦因此而兴。
白未说道:“主公,我们现在在做的事,就是‘徙木立信’。”
黄河水灾对黔来说是一场天大的灾难,但对游雍集团来说,却是一个掌控司州的契机。
七十余年来,司州换了太多的诸侯王,以至于司州的黔对新来的游雍政府都处在一种“不信任”的状态当中
谁知道这个雍王能在司州待多久?
也许明年他们就滚了。
也许他们在滚之前还要在司州大捞一笔。
正是这样的不信任感,导致了游雍初期的政令难出长安城,那时他们遇到的困难比之当年的公孙鞅更甚。
公孙鞅面对的老秦人只是觉得政府会朝令夕改,但白未面对的司州黔可是觉得游雍政府随时可能滚蛋。
迟迟无法推行的政令让白未都有了几分焦急,而此时的黄河决堤却成为了游雍成为司州真正的王的契机。
灾难处理的好也可以转化成政治资本,只要这场灾难游雍处理的足够完美,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司州黔真正的信服。到那时,游溯便是司州各种意义上的王。
而现在,这场几千人自来到长安的举动,相当于黔们想要亲自为游溯戴上这顶冠冕。
在这个时候,游溯竟然想要别人分享这份荣耀,他脑子被驴踢了?
白未恨不得揪着游溯的耳朵告诉他:“主公,这份‘信’,只有你自己才能接。”
听完了白未的话,游溯竟然依旧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白未的话。他偏过头,像是在思考。
白未简直要被游溯气吐血了:“主公在犹豫什么?”
邀名养望的事别人求都求不来,您老人家怎么还犹豫?
游溯回答他:“孤在想一个问题。”
游溯的目光落到白未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