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不算齐全,尝了尝也算没丢丑,抬头却看到艾沙正直愣愣的盯着他,拿勺子喂了她一口,调笑道:“尝尝咋样,以后你若嫁给我可有口福”。
没想到艾沙小脸一红,捂着脸扭头跑了出去,烦了忙喊道:“别走,还没做完呢”,艾沙哪里听他的,早就跑远了,无奈的挠挠头,一巴掌抽到嘴巴上,“呸,说秃噜嘴了。
让厨娘把菜给老郭送去,自己则动手把鱼肉剔下来做鱼羊肉丸子汤。
饭桌放在院里树下,老郭今天兴致颇高,一大碗烩三鲜造的干干净净,还额外吃了大半碗丸子,烦了和旭子则负责对付那盆羊肉,吃的酣畅淋漓。
众人对烦了的手艺给予充分肯定,一致决定隔三差五要给他机会露一手,对此烦了委婉的表示你们还真是不要脸。
烦了在老郭面前很大胆,说话放肆,可老郭不但不介意甚至还很高兴,偶尔做出佯装生气的模样,紧接着又笑出了声。
旭子和秀儿很高兴他能开怀畅快,却不明白烦了为什么在王爷面前如此放肆,而王爷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难道真的俩人天生投缘?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懂老郭的孤独,烦了恰好懂。
老郭是个豁达的老人,这份豁达不仅来自天性和年岁,还来自他一生波澜壮阔的经历,无数次出生入死,亲人离世,无数熟悉的兄弟和手下殉国,经历过这些后许多事在他眼中早已不值一提。
可他毕竟还是人,有七情六欲,会累,会痛,会孤独。他是个老人,没有老人不喜欢儿孙绕膝,他需要放松一下镔铁般的神经,也需要偶尔忘掉身上的重担。
秀儿和旭子太拘谨,刻意的成分太重,晚辈对长辈说话不能只有尊重,还要轻松随意,所以老郭很享受吃烦了做的菜,也享受他孩童般的放肆。
天慢慢黑了下来,老郭看着两兄弟把一盆羊肉都吃下去才满意的道:“年轻就要多吃肉,多吃肉长力气,咱跟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你俩饭量可大”。
一阵风吹过,隐隐有些土腥气,郭秀儿劝道:“阿翁,去屋里吧,怕是要下雨”。
老郭被搀扶着起身,仰头看看灰暗的天空道:“下雨好,下场雨就能下种了”。
烦了和旭子起身要告退却被他叫住,“莫急,屋里说话,晚些也无妨的”,二人不忍扫了他的兴致,只得从命。
进屋掌灯坐下,老郭打开了话匣子,“我小时候族里几十个同辈兄弟,一起练武习文,一个个都不喜欢读书写字,整日里就想着去骑马打猎……”。
时间太久了,可他许多事都清楚记得,门口的柳树,北边的池塘,谁从马上摔下来磕掉了门牙,谁偷吃被打屁股,眯眼望着虚空,说着孩童时的趣事,脸上的褶皱里满是笑意。
说完了童年,却对安史之乱从军的事直接略过,直接说到平乱后在长安,因功封云麾将军,跟着伯父出入皇宫,谁提起来都要夸一声好男儿,好不风光。
“伯父做主给定的亲事,我那时只和弟兄们在瓦子里厮混,哪有什么成家的念头?可伯父说她是好女子,我也只能依了……
婚期定在四月初一,头天晚上我吃醉了酒,大喜的日子险些丢了丑……
那天她真是好看,之前我看她也没那么好看的,可那天晚上真如仙女一般……
初七那天伯父叫我过去,问我愿不愿意去河西,我犹豫了,原本想去,可我又舍不下她……
跟她说好了的,安稳好就接她过来,结果……
老郭看着灯火出神,三人各自想着心事,屋内陷入长久的寂静。
闪电照亮天地,紧接着一声炸雷,噼里啪啦的雨声越来越急。
“旭子送秀儿回去吧”。
二人离开,烦了低声劝道:“王爷,他俩年纪还小呢,急不得”。
老郭摇头道:“不急不行,早些把事办了再生个娃,我也能放心了”。
烦了理解他的心情,点点头道:“王爷歇着,我先回了”。
走到门口,老郭的声音响起,“烦了,你不问木犁的事?”。
烦了驻足道:“王爷如果愿意说我就听听”。
老郭叹道:“那木犁是好家什,可不能传扬开去,因为安西不缺粮,缺的是人,真要传开了,受益最大的不是安西,所以宁可不用”。
与烦了猜的差不多,先进的农具意味着更多的粮食,可曲辕犁一旦传开,吐蕃反而受益更大,所以宁愿不用。
刚要走,老郭却又开口道:“你怎么知道我不会降吐蕃?”。
烦了笑道:“王爷若真打算降,会把吐蕃大相的书信随便丢桌上吗?”。
“哈哈哈哈……”。
雨越下越密,跑出小院的时候恰好一道闪电划过,一人一伞正在雨中等着他。
“艾莎,再给我做双鞋子吧”。